1.田安大橋(網友水鳥供圖)
2.濱海公園
3.東海大街
4.浦西安置房
5.黃龍大橋
6.坪山路高架橋
7.后渚城東快速通道夜景圖
閩南網12月27日訊 泉州環灣有多遠?剛還在清源山爬山品茶,半小時不到人已在晉江辦公,下班后石獅消費一番,回到泉州夜還未深。
城市提速,時空拉近,背后離不開那新建的一座座橋梁、一條條道路等,它們讓泉州“環灣、向灣、同城”的城市宏偉藍圖,實現質的飛躍。
瞧,那站起來像世貿揚帆,躺下去卻勢如飛虹,不管是通車在即的田安大橋、跨海大橋,還是剛通車不久的黃龍大橋,一座座新橋飛架泉州江湖河海,拉近組團間時空距離,引領著時代發展的先鋒。
看,坪山路高架橋、國道324晉鯉段,后渚至城東通道、東海隧道、站前大道等項目相繼建設,現代化組團間交通體系構建,搭起泉州環灣城市的骨架,與各條快速通道、高速便道等,連接海港、空港、鐵路全立交快速便捷現代化大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網絡已逐漸繪就。
城市距離借助交通在縮短,而市民的生活越發彰顯休閑。市區濱海公園等,長長的綠線連綿伸展,漫步或騎行綠道,眼前的綠道與濱海水系等有機結合,讓人頓生遠離喧囂,置身桃源的美妙情感,駐足驛站,喝喝咖啡,享受城市慢生活。
古城新區同爭輝,環灣向灣同城作引擎。昔日佳麗地,今朝更靚麗。泉州新行政中心搬遷東海,虎踞龍盤今勝夕,一些項目相繼落地東海。光是想想不久后,工人文化宮、歌劇院、規劃建設展館、圖書館圍合的四朵花瓣建筑,將亮相東海市民廣場,就令人期待。到時,你可一覽泉州規劃建設成就,也可休閑喝著咖啡,看看書,聽聽戲。
點擊泉州一個個精彩城建項目,細數一個個精品力作,泉州城市的個性和魅力,瞬間噴發。而那背后凝聚著決策者的高瞻遠矚,匯聚著城建者的默默貢獻。
城市建設,讓泉州生活更美好。(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曾小琴 /文 攝影部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