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西街迎21萬游客
從躋身國內權威旅游社交平臺“文化深度游目的地熱搜榜”,到抖音大V爭相推薦;從泉州老城區停車位爆滿,到古城民宿和酒店一房難求;從西街、開元寺等景區游人如織,到石花膏、面線糊等美食店外大排長龍……
泉州西街人氣火爆
“五一”假期,泉州古城成為流量擔當,既引流又吸睛。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涌入古城,打卡熱門景點,感受千年文化歷史。據泉州市文旅局統計,截至昨晚8時,抖音“探見泉州”話題播放量達到1.1億次;“五一”假期,西街接待人數達21.77萬人次。
中山路成為游客打卡點
古城活動豐富多彩 “新晉網紅”引客來
來自三明的萬先生已數不清這是第幾次到古城旅游了,為更深度了解這座古城,他報名參加古城“小白”公益講解活動,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坐“小白”公交車穿行古城,一路觸摸古城肌理,一路聆聽古城故事。“泉州是一座很有煙火味、很包容的城市,這里的古街古巷古風古韻,值得一來再來!”
古城里經典好戲輪番上演,各個空間展覽不斷,各種非遺展示、手作、體驗活動遍地開花。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游客與泉州文化撞了個滿懷。在西街小西埕廣場,鯉城區首批持證街頭藝人登臺亮相,廣場上身穿彩衣、頭戴假發的滑稽表演藝人陳超航,為男孩編織了一套氣球服裝,惹得孩子們笑個不停,而旁邊一身漢服的小姐姐舞姿曼妙,引得眾多游客駐足觀賞。
今年“五一”,古城增加了不少“新晉網紅”,位于中山路的大上海理發廳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無數泉州人記憶中“打造時髦”的最佳場所,歷經三個多月的修繕改造迎來重生,成為集老式理發、復古舊物、美陳空間、咖啡、甜品等為一體的生活美學復合空間。慕名而來的老泉州人吳女士,在體驗了一把老式手法理發后,感慨自己仿若回到了學生時代。
而作為“泉州舊八景”之首,小山叢竹古書院也以嶄新面貌亮相,主題展覽同步開放。以歷史文脈為基礎,植入名人故事的小山叢竹書院,吸引了一批文化愛好者;修繕提升后的中山路讓游客驚喜,騎樓上精美的閩南建筑工藝令人稱道……因著文化空間的重生,泉州古城再添幾分韻味。
持證街頭藝人首秀吸引眾多游客(莊麗祥/攝)
一房難求一“導”難求 游客對泉州認可度高
“整個假期,老城區停車位爆滿,酒店、民宿一房難求,客人們只能住到豐澤區的酒店,即便如此,很多酒店依然是滿房狀態。”泉州旅游協會理事“石頭”告訴記者,“五一”假期,泉州古城是當之無愧的流量擔當,眾多游客涌入古城。“導游完全是供不應求的狀態,我從4月1日起到5月1日,每天要接3個團隊,‘五一’假期就更多了!”
泉州中旅導游邱聯鋒,是目前泉州少有的中級英文導游,也是泉州首個做夜游項目的導游。他告訴記者,“五一”假期,泉州古城人流量激增,游客人數成倍增長,老城區周邊一房難求、一導難求、一車難求。“在西街,連人要走動都很艱難”,雖然假期后三天遇雨,但游客熱情不散。
“最重要的是,游客對泉州古城的認可感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強的!”邱聯鋒說,以前的泉州,更多的是吸納“同頻”的游客,尤其是對文化較有認同感的群體,但如今,各種各樣的游客來到泉州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隨著泉州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很多游客會提前了解泉州,在實地接觸古城后,大多會產生共鳴,對泉州產生極高的認同感。有個深圳的家庭,在聽講解時兩眼發光,從泉州府文廟一路跟到開元寺,一路走一路聽,還感激地給導游又是遞水又是幫忙打傘,表示“一定會再來”。
許多游客與古城產生共鳴
西街迎21萬游客 古城口碑體驗度“雙高”
泉州旅游協會理事“石頭”認為,這個假期,古城成倍增長的人流量,意味著泉州古城已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泉州古城旅游體驗度和口碑都呈上升趨勢。
這種火熱,從“探見泉州”抖音城市文旅營銷活動就可充分體現。據統計,截至5月5日晚8時,抖音“探見泉州”話題播放量達到1.1億次。其中,早報抖音號相關視頻播放量超百萬。不僅如此,在不少旅游網站平臺、旅游APP上,泉州的推薦度位居前列。
泉州市文旅局介紹,“五一”假期,古城不少熱門景區人流呈現出“爆棚”態勢,開元寺、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等景區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游客,西街、中山路人潮涌動,到小山叢竹、正音書院、大上海理發廳等城市文化新空間成為古城旅游新亮點,還有一系列展覽用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老物件,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共同探尋古城往事。
據泉州市文旅部門統計,“五一”假期,西街接待人數達21.77萬人次,成為泉州景點的流量擔當。而5月1日至4日,僅開元寺、西街、清凈寺、泉州府文廟、天后宮等地,就接待游客34.8萬人次。(記者 張素萍 王柏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