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泉州晚報連續報道紫帽山木棧道、桃花山公園木棧道破損問題,受到廣大市民讀者的關注。昨日,又有市民致電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在中心市區豐海路的濕地公園,多個觀景臺木棧道破損嚴重,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晚上在公園休閑跑步的人很多,如果老人或者小孩磕碰到,后果不堪設想。又一個景區木棧道破損嚴重,昨日泉州晚報記者走訪后證明情況屬實。相關管理單位在接受采訪時無奈地表示,一直在反復修補,這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觀景臺護欄缺失
走訪
多處損壞 搖搖欲墜
昨日10時許,記者驅車駛入豐海路,從東海往城東方向前進。在城東星光耀小區附近的堤岸上,有兩處相距百米的觀景臺,站在觀景臺上遠眺河口濕地,風景美不勝收。但是,腳底下破損的木棧道卻大煞風景。記者踩在上面,能明顯感覺到腳下的木頭不少已經松動。仔細觀察這兩處觀景臺,都存在多塊木頭腐爛的情況,有的邊緣翹起,有的已從釘子上脫落。
“這兩處木棧道壞了挺久了,一直沒修復,所以市民也很少進入這里的觀景臺了。”家住豐海路附近的趙女士剛好跑步經過,她說之前觀景臺上還有椅子,后來不見了。另外一位前來鍛煉的市民陳先生也反映,豐海路上沿著堤岸有多處觀景臺,其中有幾處位置較偏,木棧道損壞后一直沒見修復。洛江段的幾處觀景臺面積較大,同樣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記者驅車繼續往前走,來到金嶼社區附近的一處觀景臺,這里的護欄有一定程度的缺失,輕輕晃動一些護欄就吱吱作響。同樣的情況出現在紅樹灣小區旁的兩處大型觀景臺上,不僅平臺上的木棧道出現松動,而且許多護欄腐蝕嚴重搖搖欲墜,萬一有人不注意靠上去極易墜落。記者看到,有不少護欄是新修補上去的,但仍有十多處護欄缺失,有些釘子裸露在外。
釘子裸露在外
回應
反復修補仍破損 考慮更換材質
翻看泉州晚報的報道發現,其實早在2019年7月,就有多位市民向泉州晚報反映了豐海路濕地公園觀景臺木棧道破損嚴重的情況。當時相關管理單位對木棧道進行過維修,但如今木棧道的問題依然存在,這究竟是何原因?
昨日15時許,記者聯系了泉州灣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保護區的范圍只在堤岸附近,觀景臺上的木棧道并不在保護區范圍。觀景臺是泉州市城建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于2013年建造,并一直由該公司負責管養。此前他們曾多次接到群眾反映木棧道的問題,并將線索轉給了城建國投的工作人員,平時也看到有人員前來維護。
隨后,記者致電泉州市城建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據負責管養的工程部工作人員介紹,該木棧道屬于我市沿海綠道建設項目,之前和城東指揮部共同負責,但后期相關項目都已移交,但觀景臺的木棧道遲遲未找到管理單位,所以至今未移交,因此產生了一定的管理難題。該工作人員稱,一直有組織人員定期對木棧道進行保養維修,前前后后花費了不少財力、物力,但是木棧道雖然美觀但易破損,維修永遠趕不上損壞的速度。
該工作人員坦言對木棧道屢修屢破的情況很是“頭疼”,他們看到了泉州晚報日前有關桃花山公園木棧道的相關報道,正在考慮是否將木棧道全部替換成石磚等材料。“木棧道維修工程將與洛陽江流域整治項目相結合,爭取盡早實施。”(記者 張曉明 實習生 劉熠燁 文/圖)
木棧道不僅掉漆而且出現松動破損
記者手記
莫讓好事辦成揪心事
泉州灣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有著風景優美的灘涂濕地、紅樹林及其自然生態系統。為方便市民更親近大自然,有關部門于2013年建造了多處濕地公園觀景臺,本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但因為后期管理修繕不到位,觀景臺上的木棧道反復破損,不僅大煞風景,也留下許多安全隱患。好事沒辦好,倒成了令市民揪心的事。
記者走訪得知,觀景臺木棧道由于未找到合適的管理單位,至今仍由建設方負責管養。雖然城建國投定期組織對木棧道進行維修,但反復折騰已盡顯“力不從心”。一時驚艷的觀景木棧道雖然美觀但極易破損,維護成本大,成了管理單位的“包袱”,自然在歸屬上不受待見,成了管理者眼中的“雞肋”。但作為公園配套工程,木棧道嚴重破損帶來了不小的安全隱患,管理單位不僅應及時排除隱患,為游客及市民群眾的游覽提供安全保障,更應及時制定科學有效的持久改造方案,避免反復折騰。 (日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