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江五店市,AED立柜鑰匙已經丟失。
調查
雖然我市在一些公共場所設置了AED,按規定,這些AED應該放在顯眼的地方,但有些卻因為相關人員和場所的不配合而設在偏僻的地方。同時,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面對突發狀況,有人不懂得如何使用AED,有人不敢貿然出手。
部分AED被“養在深閨”
《專家共識》建議,公共場所配置AED時,放置位置應有固定、醒目的標識,確保第一目擊者能夠在3至5分鐘之內獲取AED并趕到患者身邊。那泉州配置的情況如何呢?
記者在晉江市八仙山公園志愿者服務中心外的窗臺上發現了一塊寫有“AED”字樣的標牌,但沒看到AED。公園保安說:“之前是放在外面的,因為是立柜式有顯示屏,需要外接電源,但外面無電源插口,考慮到用電安全,我們只能把它搬到房間里。”
在晉江五店市,記者幾經尋找才在五店市游客中心找到AED。然而,柜門鑰匙已遺失。記者詢問后,工作人員才匆匆拿來備用鑰匙。晉江市120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許圳圻說:“之前,我們選取多個適合放置AED的位置,但幾個位置的商家怕承擔責任不愿配合。最終,只能選擇位置相對偏僻的這里。”
2017年,泉州開元寺配置了泉州公共場所首臺AED。一急救志愿者告訴記者,他們聽聞這一消息后,曾前去尋找,但未能找到。
配備區域標識不明顯
八仙山公園目前配置了5臺AED,是晉江配置密度最大的公共場所。記者發現,園區內的標識中并沒有AED的分布地圖或指引。往來市民雖然很多,但很少有人會留意到這些裝置。市民蔡女士說,在危急情況下,如果有AED明顯的標志與清晰的指引,就可以節省找設備的時間。
面對記者的提問,市民王先生好奇地上前查看并試圖打開AED柜門,一名女保安見狀趕忙上前提醒不要隨便亂動。記者問:“如果有市民暈倒,需用到這個裝置,你們會怎么辦?”該保安回答:“我們隊長接受過專門的急救培訓,遇到突發情況我們會聯系他。”“保安隊長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啊?”記者反問道,該保安也只是笑了笑不再說什么。
不少人不會用不敢用
泉州市急救指揮中心一樓大堂也放置了一臺AED,不管是這里的工作人員還是前來參與急救培訓的學員、助教對于這個設備都不陌生。陳榮明表示,對掌握急救技能的志愿者而言,如果救人時有這臺AED,肯定會事半功倍。
晉江市長跑愛好者蔡健全告訴記者,很多人認為心臟驟停是小概率事件,如果發生意外,救人就是醫生的事。如果自己出手導致救護失敗,被追責的話反倒得不償失。因此,不少人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為打消救助人的顧慮,今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蔡先生坦言,即便有了法律保障,但是面對一條鮮活的生命,是否有勇氣出手還是得看個人。他接受過包括AED在內的急救培訓,但如果真的遇到緊急情況,他也不敢貿然出手。
一名受訪市民則表示,機器有電流,即使會使用,自己也不太敢用,怕用錯了傷了救護對象。對此擔憂,小肖解釋道:“AED屬于‘傻瓜機’,本身就是給非專業人士使用的。它由兩塊電極片通過導線與主機相連,使用時AED會自動檢測患者心律,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室顫,是否需要除顫。需要除顫時才會自動充電,按下開關按鈕才會放電,市民只要經過培訓,有一定使用基礎,都可安全使用。”
市民擔心造成資源浪費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AED的單價在2.5萬—4萬元之間。對此,市民陳女士有些擔心:“AED價格本身就不菲,后期的維護、保養等費用又是一筆開銷,如果使用率不高,是否就意味著資源浪費。”據記者了解,從2017年至今,配置在我市的AED均沒有使用過的記錄。
邁瑞醫療一工作人員說,普及度低、沒人買是導致價高的因素。目前,我市多個縣(市、區)政府開始主導并重視公共區域AED的配置,通過帶量采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AED的價格。此外,AED的電極片使用年限在5年左右,電極片更換后機器一樣可以使用。“如果機器沒有使用說明大家平安無事,真的需要用且成功救回一條人命,AED的價值就遠超過它本身的價格。”
據悉,目前我市在AED的配置場所、使用培訓、費用保障、維護保養責任主體等方面都沒有明確的規范依據,因此在實踐中出現“投放難、推廣難、管理難”和“不愿用、不會用、不敢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