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泉州市委會提交了《關于加快閩南鄉土文化數字化建設的建議》,建議利用現代化手段保護閩南鄉土文化。
16日,出席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委員正在發言。 (陳起拓 攝)
閩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的長河中,閩南文化十分注重保存歷代的文化傳承信息。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城鎮化建設使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鄉土文化逐漸失去了傳承的土壤。特別是年青一代對鄉土文化的認知淡化,對閩南鄉土文化的保護迫在眉睫。
為此,九三學社泉州市委會建議:針對少兒、中學生和大學生等不同的年齡段,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鄉土文化教育的推廣。比如利用三維技術重塑典型文物。如東西塔石雕,大部分市民對石刻浮雕歷史典故方面知識知之甚少,可利用多視點三維重建等技術,構建東西塔石刻浮雕的三維模型數據,將模型導入移動終端,編輯石刻的歷史典故,讓藝術形態和文化內涵并行傳播,促進數字旅游的內涵發展。
九三學社泉州市委會還建議,可構建“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建立“閩南傳統文化數據庫”,將各類傳統村落中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進行儲存,并通過移動互聯網為公眾提供數字化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種服務。還可構建“互聯網+典型代表人物”的家譜文化傳播新模式。以泉州歷代具有代表性人物為核心,對相關事跡、家訓進行歸檔整理,開發集家族樹展示、家族尋根指引、文化交流、家風教育、網絡學堂等服務和功能于一體的開放互動社交群。同時,建立數字化閩南紀錄檔案,梳理與閩南鄉土文化相應的歷史資料,提煉鄉土文化的內涵及品牌塑造意識,提升鄉土文化的學術研究方向,推動數字泉州、文化泉州建設。(記者陳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