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近日豐澤區印發方案,對市區東干渠開展水質提升整治。涉整治的渠道排污口有90處,已完成整治48處,取得階段性進展。
據了解,去年泉州開展東干渠20年來的首次底泥清淤工程,清理渠道淤泥5.2萬噸,解決了渠道一到夏天就散發異味的痛點難點問題。在此過程中,業主單位市北渠管理處還排查出沿渠排放口215處,其中有排水的90處,存在生活污水與雨水混合排放的可能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一問題,要求市河長辦、市水利局、豐澤區河長辦、區城管局和市北渠管理處再次組織對東干渠沿渠的排放口進行排查。豐澤區政府根據核查結果制定印發方案,開展水質提升整治;市水利局全力支持指導,保障項目按時序進度推進。
截至目前,東干渠已完成整治排放口48處。農校山兜和赤山渠的末端截流將定頻定時改造和接入主干,預計5月底完成。計劃實施東干渠滕王閣小區、現代家居和云谷片區等三個地段的截污項目,和漢唐幼兒園片區(3個)雨污分流試點項目,預計于5月底整治完工。豐澤區還加強雨水排放口排水口的溯源追蹤、常態監管,防止居民或餐飲店隨意將生活污水倒入或接入雨水管網,確保雨水管網內不混入生活污水。
豐澤區還將開展不定期集中專項整治行動,對東干渠兩側占道經營進行專項整治,清退占道經營,清除衛生死角。重點針對兩側餐飲店多和云谷橋頭大排檔多、亂堆放的亂象,制止生活、餐飲污水直排入渠或通過雨水管入渠等“四亂”情況,加強對內溝河保潔承包商、社區日常河面、沿渠兩岸衛生保潔工作日常巡查監督力度,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提高保潔效果,減少各類垃圾對水體的污染,確保觀感良好。(記者林銘珊 通訊員董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