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公告,除疫情防控封閉管理外,20日8點前撤除已設置的路障、全市公園等露天場所有序開放。連日來,記者走訪部分鄉鎮、社區和小區了解到,盡管這些地方的路障陸續解除,但大家防“疫”的思想依然沒有松懈。
在霞淮社區農貿市場附近,志愿者測量進入市場人員的體溫。
鄉鎮路卡多數解除 防“疫”宣傳不停歇
昨日,記者來到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在侖山村村口附近,原本道路上設置了臨時檢查卡口,對進入侖山村的車輛和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身份信息登記。公告發出后,該卡口已經解除。經走訪,東園鎮各個行政村設置的卡口均已解除。記者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了解到,全區各個鄉鎮、行政村設置的路卡基本解除,保留人流集中區站點,從防御性卡點變成宣傳性卡點。對于不少群眾未佩戴口罩的情況,工作人員及時勸導,筑牢思想防“疫”墻。
幾天前,安溪縣蓬萊鎮福山村西格自然村的村民吳先生就發現,原來設在該自然村通往蓬萊鎮登山村的執勤點已經撤除。據了解,2月13日起,為確保在村居住村民安全,經村兩委討論研究決定,該路口設置執勤點,每天有村民執勤,對外省、外縣或從外省、外縣返鄉車輛及人員進行勸阻,而本村村民進出需要出示身份證。2月16日,執勤點全部撤除。“取消執勤點是為了方便通行,開展生產復工,并不是疫情結束,一級響應也沒有解除,仍需慎重出行,減少不必要外出,嚴禁聚集、聚餐、聚會,敬畏生命,出門請佩戴好口罩,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蓬萊鎮相關負責人提醒。與蓬萊鎮相似,安溪縣官橋鎮善壇村、內村村等多個村莊也都設置過執勤點,近期也陸續撤除。
社區 路障基本撤除 志愿者督促戴口罩
21日下午,記者在市區東美社區看到,東霞街通往刺桐南路的路口被欄桿圍著,上面紅色橫幅上寫著“臨時管控,請從東美路口或菜市場路口出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東美社區黨委、居委會宣。”東霞街通往東云路的小橋上同樣圍著圍欄,懸掛著橫幅。在東美路和美桐街交叉路口還有人在執勤。21日下午,在霞淮社區農貿市場附近,路口不少工作人員正在對進入菜市場的人員進行檢查。
22日下午,在鯉城東門社區,原本因疫情防控需要,暫時實行封閉式管理的東街便民攤點路口、溫陵北路三巷口、溫陵北路忠義后巷口等9個路口,均已撤除路障,群眾可以自由通行。在刺桐社區,大希夷路口等6個路口的路障也已撤除,社區居民志愿者還會自發在路口,督促外來租戶到社區報備,引導外來人員佩戴口罩。
小區 陸續放寬出入 進入依然要測溫
之前因防控需要,我市不少小區實行憑票出入,每戶每天僅可一人出門購買食材,外來人員一律不可進入。目前,部分小區仍保持之前狀態,有些小區已經逐漸放寬。
昨日,記者走訪了城東的柏景灣、中駿裕景灣、雍景臺等小區,這些小區仍然憑票出入,外來人員不可進入。在星光耀小區,外來人員進小區訪友,需到門崗進行登記并測量體溫,一切正常才可進入。
在東海泰禾廣場,記者向保安人員表達訪友需求,門口保安人員隨即對記者進行信息詢問登記、體溫測量等流程操作,經確認無誤,才放記者進入小區。“現在出入的次數沒有限制,外來訪友也要經過登記,測量體溫。”物業人員說,現在仍處于非常時期,還不能松懈,必須保持警惕。(記者 黃楓 吳志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