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7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王惠敏 文/圖)1月16日下午,2020新春走基層“泉州網絡公益扶貧行”活動走進永春縣達埔鎮新瓊村,給村里的貧困戶送去溫暖。慰問團一行不僅將大米、食用油、春聯等物資送至貧困戶家中,還針對貧困戶的情況進行了解和交流,給予關心和鼓勵。
“泉州網絡公益扶貧行”活動走進新瓊村
慰問團入戶送去食用油、大米等物資
新瓊村位于永春縣達埔鎮北部,距縣城16公里,是泉三高速、省道206沿線村莊,桃溪、香都大道垂直交叉貫通全村。全村共有23個村民小組1118戶,戶籍人口5282位,分散居住在7個自然角落。2014年,新瓊村被福建省確定為建檔立卡扶貧開發重點村。
據說,以前村里有句順口溜:“新瓊,新瓊,達埔最窮”。如今,新瓊村已然換了新裝。
2017年12月,作為省派第五批駐村扶貧干部,來自華僑大學的劉朝民到新瓊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兩年來,劉朝民帶領村兩委先后生成了投資建設了60kW光伏并網發電、參股投資永春縣桃溪水利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項目、抱團購買房產出租給愛爾眼科醫院、購買永春農村信用社股份等44個精準幫扶項目,建設項目總資金3041萬,穩步推進新瓊村的基礎設施、教育、宜居、村財增收、扶貧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不斷拓寬村財增收渠道?,F如今,新瓊村貧困人口已全部實現脫貧,固定村財收入近20萬元,比幫扶前增加10倍以上,并于2018年底甩掉了“村財薄弱村”的帽子。
其中,在教育扶貧方面,為了解決新瓊小學附屬設施的建設資金,劉朝民帶領村兩委籌集資金1049萬元;還籌集資金40萬元,將舊小學校舍改造升級為專職幼兒園,爭取學區中心安排有資質的幼教教師擔任園長。同時,倡導并成立了永春縣首家村級教育發展促進中心,發動鄉賢捐款近60萬元,并促成派出單位華僑大學與新瓊村黨支部結對共建,捐贈大量的圖書和設備。在推動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同時,積極發揮高校人才資源優勢。
新瓊村建設瓊美小區,讓散居于偏遠地的村民集中居住
瓊“香”花海,依托華大的資源,進行規劃設計
當日,慰問團還現場走訪了瓊美小區、新瓊小學、永春瓊“香”花海等地。采訪中,劉朝民告訴記者,依托當地資源,新瓊村將投資建設全民香企項目,在香業園二期購買工業用地,創建泉州富民香業有限公司,將村里零散的“小作坊”匯集起來,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進一步增加村財收入。該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為村財增收30萬元。
據了解,新瓊村還先后榮獲了福建省鄉村旅游特色村、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泉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永春縣美麗鄉村示范點、永春縣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劉朝民說,新瓊村所取得的成績,不是他個人的功勞,而是各級領導、村兩委等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他想留下一個帶不走的班子,把“果實”留下來,并延續下去。現今新瓊村正走向鄉村振興之路,他們將抓好做好產業興、鄉風文明等方面工作,并將人才留下來,更好地發展新瓊村。
另外,抱團購買房產出租給愛爾眼科醫院實際上是一個“脫貧攻堅共建 抱團發展村財”的精準幫扶項目。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了解到,第五批省派泉州駐村工作隊采用“抱團招商 置業合作”模式,引入全球最大眼科連鎖醫療機構——愛爾眼科醫院,組織永春縣10個省級扶貧村共同出資1122.8萬元,購置永春縣桃源天驕小區綜合樓物業,并租賃給愛爾眼科醫院。
扶貧村抱團發展,引進愛爾眼科醫院項目,增加村財收入
10個村簽約首年即可獲得80多萬元的租金收入,此后每2年遞增5%,20年合同期內可獲得租金收入約1970萬元。這樣算下來,平均每個村每年能有10萬元村財收入。該項目還爭取到泉州市農業農村局200萬元和永春縣農業農村局120萬元的資金支持。項目已于2019年9月投用。
“這個項目在全省,甚至在全國可能都是首創。”第五批省派泉州駐村干部領隊、泉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文普介紹,該項目有諸多創新之處,它借助“領隊”的組織協調優勢,集中資源形成規模效益,達到“1+1>2”的效果;通過“抱團招商 置業合作”創新項目生成模式,同時確保扶貧資金使用和資產管理安全。而且,項目年收益率高且穩定,年均綜合回報率為8.8%,遠高于市場的平均回報率,承租合同期限為20年,可保證貧困村長期穩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