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持家
什么活兒都干 用勤勞撐起一個家
創作源于生活,葉虎平在第二天早上就開始觀察他們的生活。起床后,刷牙、洗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在這里卻不是。當他問阿勒古體洗臉的地方在哪時,得到的回答是:“這個地方就沒有洗臉的,他們很少洗臉。”葉虎平估摸著,可能連洗臉的盆都沒有。
他們也沒有吃早餐的習慣,一天兩餐。付機木一早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爬到閣樓上拿備用的稻草喂牛、喂馬,然后再去喂雞、喂豬、喂鴨。忙完這些事情,她便招手讓葉虎平和她一起上山砍柴火。一路上,兩人走了1個多小時,聊了很多。
葉虎平告訴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付機木的母親在她10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阿勒古體再婚,還有一個小兒子,他們一起生活在山下。付機木和爺爺、奶奶、叔叔一起生活在山上。年紀雖小,但她從7歲就開始照顧癱瘓的奶奶。她的奶奶今年79歲,已癱瘓8年;爺爺80歲身體健朗;叔叔還年輕,但生病臥床已有1年多。平日里,付機木要照顧他們,還要干所有的活兒。
砍柴時,他發現付機木的眼睛不好使,視力很差,就萌生幫她治療眼睛的想法,畢竟她還很小,人生路還很漫長。不過,因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當時他就把這個想法放在了心里。“小妹妹,你最大的夢想是什么?”葉虎平說,他還是問了這個問題,付機木告訴他,最大的夢想是去看海。思慮了大概半個小時,他決定要為幫付機木圓這個夢想。
“假如說,有人愿意出錢,不用你花錢,帶你去看海,你去不去?”當時,他這么問付機木,原以為她會很開心,很興奮。但她的回答,令他出乎意料。她說,不去。他記得自己當時愣住了,然后問她為什么。付機木這樣說,“奶奶癱瘓8年了,她離開了,奶奶就沒人照顧了。”他深深地被感動了,他說,自己還曾開玩笑地問她,長大后是否想嫁個有錢人家?她說,爺爺、奶奶沒人照顧。她的心里始終裝著他們。
砍柴、煮飯、干農活……葉虎平介紹,在山上的家中,付機木是頂梁柱,也是唯一的勞動力。雖然柴火夠燒,但要備用,她每天早上都要砍一些柴火,還要干農活,如種玉米等。飯點時,要燒火做飯給大家吃,還得喂給奶奶吃。他們家沒有桌子、凳子,盛好的飯菜都是直接放在地上,大家都是蹲著吃飯,用的是粗勺子。如果還有點時間,她就打理下其他農活。“反正我就覺得,她一天到晚就沒有停下來過。”他說,付機木偶爾口渴時,就喝點涼水,那也沒燒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