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聰強調,泉州市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及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增強“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五個泉州”戰略部署和“226”工作要求,實施“舒心、暖心、貼心、安心”工程,緊盯薄弱、對接需求、精準發力、攻堅克難,最大限度加快補齊教育、衛生與健康、養老、城鄉民生基礎設施等社會事業短板,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平衡性,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到2020年社會事業重點領域主要指標達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確保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鄭新聰強調,民生社會事業補短板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通盤規劃,又要因地制宜,真正缺什么補什么。實施教育舒心工程要抓住學位不足與質量不均衡兩個當前社會熱點,加快縮小城鄉、校際差距,辦好“百姓身邊的學校”;實施衛生與健康暖心工程要突出?;?、強基層,大力推動醫療資源、人才下沉到基層,讓群眾從“病有所醫”到“病有良醫”;實施養老貼心工程要優先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構建“嵌入式”“離家不離村不離社區”“沒有圍墻”的養老院,讓老年人獲得觸手可及的功能組合式服務;實施民生基礎設施安心工程要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并向農村延伸,提升城鄉環境質量,讓城鄉居民各得其所、安居樂業。
鄭新聰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像抓經濟工作一樣抓社會事業工作,像落實產業發展項目一樣落實社會事業項目,把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泉州“XIN”行動、城市“雙修”試點、環保設施與能力建設大會戰、政府投資項目三年滾動計劃、第三產業提升年等黨委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一年一年接續推進。
鄭新聰強調,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振奮精神、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加速推進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四心工程”,以“五個泉州”建設的新成效,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人大、政協要發揮獨特作用,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要主動融入,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格局。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一任接著一任干,扎扎實實解決一批短板問題;政府投入要兜底線,逐年加大民生領域投入;機制創新要敢探索,用改革的思維盤活存量、擴充增量;人才梯隊要早配套,加強醫技、教師、社工等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進度要嚴督查,強化考核、以責促行;干部作風要更務實,堅持質量引領、規范運作,嚴把廉潔關,推動補短板工作落實落細落地。
康濤說,補齊民生短板是事關泉州市全局和長遠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上和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鼓足干勁、真抓實干,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和成效,把市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市民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他強調,一要強化路線圖思維。圍繞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總目標,細化制定落實各領域階段性目標,近中遠推進;認真履行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主體責任,抓好科學規劃、制定規則、管理規范;以泉州“XIN”行動、為民辦實事為抓手,每年集中突破一批群眾最關心、牽扯面較廣,特別是需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才能解決的問題;同時把補短板惠民生的實績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二要實行項目化運作。根據此次全會審議通過的政策文件要求,制定具體工作清單,統籌、策劃、生成項目或工程包,推廣代建制,以專業化管理推進項目建設。三要加強要素支撐和保障。完善公共財政投入體制,重點保障補齊民生短板支出;深入實施人才“港灣計劃”,加快引進一批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四要突出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領域的地方立法,強化對民生事業發展的規劃引領,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泉州市委關于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和《中國共產黨泉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討論了教育、衛生與健康、養老、城鄉民生基礎設施等相關配套文件。(記者陳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