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是傳統的“女婿日”,回娘家陪爸爸嘮嘮嗑,幫媽媽洗洗碗,是許多夫妻的“固定動作”。但是昨日,中心市區45路公交車女司機黃燦霞卻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崗位,送一批又一批乘客安全到達站點,這其中不乏回娘家的人。
盡管對線路非常熟悉,黃燦霞仍專心致志地開車。
認真負責 安全送乘客到站點
昨日上午9時許,記者乘坐黃燦霞駕駛的公交車,從泉州高鐵站前往洛江交通局。
“新年好!”黃燦霞熱情地和乘客打招呼。“新年好,辛苦啦!”乘客黃亮妮一家四口上車,她懷里9個月大的寶寶張大雙眼好奇地看著,顯得很興奮。一個小時前,他們從廈門坐動車趕到泉州,要回娘家,到站地點是“山兜站”。“一下動車就能坐上公交車,下車后再走兩三分鐘就能到家了。女司機很親切,還沒回娘家就感受到溫暖,真好!”下車時,黃亮妮特意向黃燦霞說了聲“謝謝,新年快樂!”
“到不到雙陽?”“有到嘉琳廣場嗎?”……每到一個站點,乘客的每一次咨詢,黃燦霞都溫柔耐心地回答,微笑一直掛在臉上。或許是當過售票員的緣故,黃燦霞很快就能記住乘客下車的站點,到站后,有些粗心的乘客忘記下車,她會及時提醒。“如果過站了,要走好長的路返回來,那就太累了。”她說。
公交車平穩行駛在路上,車內干凈整潔。黃燦霞的一句“新年好”,乘客相互間的一句“新年好”,車廂內的氣氛融洽了不少,乘客相互聊開了,笑聲在車廂內回蕩。“乘客的快樂也會感染我,盡管我不能回娘家,但我也很開心。”短暫休息時間,黃燦霞告訴記者,她要求自己不能有半點馬虎,一定要把乘客安全送到站點,讓乘客開心回家過年。“開了整整四年公交車,這條線路雖然爛熟于心,但路上狀況一天一個樣,我必須小心再小心。”她說。
提前回家 電話視頻減輕思念
送別人回娘家,自己卻不能回,說到這個話題,黃燦霞眼圈紅了。她說,娘家在南安羅東鎮,距離泉州市區比較遠,沒有直達公交車,回一趟娘家著實不方便。有一年的大年初二,一家人圍坐圓桌開心吃飯,當時母親臉上綻放的笑容,如烙印般深深刻在黃燦霞腦海里。
今年她學“聰明”了,大年初一輪休時提前回娘家和母親團聚,享受天倫之樂。“盡管較少陪伴,但母親理解我,知道我熱愛這份工作,總是默默支持我。”幾分鐘后,黃燦霞臉上的一絲陰霾散去了,“所幸,現在通訊發達,打電話、看視頻便可以減輕思念。”
事實上,黃燦霞以前是一名售票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偷師學藝”,為當上一名合格的公交車司機做準備,2014年這個愿望實現了。細膩、謹慎、負責任,加上售票員工作積累的經驗,表現優秀的她,最近被評為“泉州十佳文明公交駕駛員”。這也是此次評選活動中是唯一獲此榮譽的女司機。
市公交公司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評價她“樸實無華、恪盡職守”。如果說公交車廂是黃燦霞的陣地,那么沿途20個站點便是她的舞臺,她用愛心、細心踐行著服務精神,用責任來演繹不平凡人生。“平凡的崗位上也可以創造不一樣的精彩。”她說。
記者手記
900名公交司機 暢通“城市動脈”
盡管家里有一大堆家務要做,還有一些親朋好友沒去走動,黃燦霞卻不抱怨,在堅守崗位時仍保持一貫的積極樂觀,比如面對回娘家這件事,她提前一天回去,既兼顧了工作,又讓母親繼續擁有燦爛的笑容。
而她,只是新春佳節“堅守一族”中一個小小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節,像黃燦霞這樣堅守崗位的公交車司機約有900名,保證了中心市區80條公交線路的正常運營。
公交車是市民出行最普通、最方便的一種方式,因為有了這些可愛的公交人,城市動脈才得以暢通。在他們身上映射的,是對工作的兢兢業業,更是對乘客的高度負責。(泉州晚報記者 吳麗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