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綜合整治重點流域水環境,提出——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超96%
為改善重點流域、近海水域水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用水安全,日前,我市發布《2016年泉州市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計劃》(以下簡稱“計劃”)。
計劃指出,今年全市將投入12.26億元,推進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力爭實現晉江流域省控斷面Ⅲ類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96%以上,市區內河水質達到功能區要求。
加快老城區污水管網改造
“六江兩溪”流域1公里范圍內61個鄉鎮將實現污水有效處理。
根據計劃,我市將加強污水管網的普查、日常排查維護和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管,特別要進一步加快老城區的污水收集管網改造與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水平。
村、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將因地制宜選擇微動力、濕地、氧化塘等工藝對污水進行就地集中或分散處理。其中,洛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將全面推行農村生活污水第三方運維模式,以確保建成設施有效運行。同時,進一步健全完善垃圾收集、轉運、處置體系,繼續開展小流域環境衛生檢查考評,確保日常保潔機制有效運轉,避免垃圾入河入溪。
監測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方面,將定期監測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推進我市主要河流縣(市、區)交界斷面實現水質自動監測,完成南安市、安溪縣和德化縣水質自動監測站的調試驗收;定期、不定期地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巡查和隱患排查,加大力度消除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隱患。同時,做好農村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整治和保護,提高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
改善一批小流域水環境質量
跨境流域污染綜合治理方面,我市將以截污、治污為重點,發揮聯席會議制度、交叉執法制度、衛生考評等工作機制的作用,力爭年底前部分水域水質有明顯改善。組織實施第三批小流域“賽水質”活動,切實改善一批小流域、小溝渠的水環境質量。針對德化浐溪、晉江南安九十九溪、南安大盈溪、惠安林輞溪、石獅厝上溪等水體編制水質提升方案,完成年度整治任務;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