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20日訊 這周五,近十年來1月份最強冷空氣即將到訪福建,整個泉州范圍內,最低可能降到-8℃。這條消息昨日一經報道,立刻震驚了不少泉州的小伙伴們,大家紛紛轉發起來。除了憂心于會“凍未條”外,大伙兒最好奇的還是這么一個小驚喜:23日至24日前期,德化、永春西部和安溪西部可能出現雨夾雪或小雪。
雖然不少北方來的朋友可能覺得有些大驚小怪,不過,對不少土生土長的泉州人來說,在泉州看到下雪,可真是件稀罕事!因此,在網友的評論中,除了要組團去泉州山區看雪的,更多的,是想讓泉州的雪“走兩步試試”的。不管“狼”到底來不來,昨日,還真有泉州人對小記講述了他們記憶中泉州的雪。不信?那就一起聽聽吧。
#回憶雪#
1992年 德化上涌下雪兩三天
講述人:37歲的蔣先生 觀雪地點:德化
德化人蔣先生曾在德化見過三次雪。
第一次是1992年,那時,小蔣在德化上涌鎮讀書。當時,下課后下雪,和同學們打雪仗,一點也不覺得冷,倒是村里的芥菜都被雪打蔫了,雪下了兩三天才停。
第二次,是2002年過年時,那一年,蔣先生回德化葛坑鎮工作,記得雪下得很大,積雪有7厘米左右,能沒過腳踝。因為積雪,村里的交通都受到了影響,進鄉鎮的班車停了整整一天,不過,隔天雪就停了。下雪不冷化雪冷,那會兒,家里老人用的“暖手寶”,是在竹篾編成的籠子里,用一個鐵爐來裝炭取暖,還有人用的是暖水袋,都是每戶人家冬天必備的保暖物件。
最近一次,是2012年。那時,他到德化桂陽鄉工作。那天,天灰蒙蒙的,下午,天空突然飄起小雪,細細碎碎的并不大,雪粒堆在路邊,像鹽粒一樣,但下了一個小時左右就停了。
9歲那年 不到一分鐘的美麗
講述人:29歲的小柳 觀雪地點:安溪
安溪人小柳說,每到冬天,身邊沒見過雪的同事,紛紛報旅行團去東北看雪。這時,他總自豪地說,他是在泉州的安溪看過雪的人,雖然時間很短。
小柳9歲那年冬天,大概12月份,中午過后,他和同村小伙伴在河邊玩耍,河面結起一層薄冰,他們敲擊冰面,冰碎掉,忽然之間,他感覺有東西落到臉上,冰冰的,濕漉漉的,以為是雨滴。一仰頭,才看見,白色星星點點的東西飄下來,伸出手,白色星點落在手上,立刻融化成一個小水點。他才意識到,這是課本上說的雪。
“可能連一分鐘都不到呢。”回家后,小柳問身邊人有沒有看見雪,只有姐姐點頭說有,其余人都說沒。他想,可能是時間太短,大家都沒注意到。
南方的雪 像細碎的棉絮
講述人:82歲的富老伯 觀雪地點:龍巖
泉州人富老伯,在泉州市區從沒看過雪,但他清楚地記著,自己唯一一次見過下雪,是在龍巖,那時,他還是個20歲出頭的小伙子,要去龍巖出差開會。剛去那天,竟然就看到下雪。因為以前只在書里看過北方下雪的描述:鵝毛大雪,但他親眼見了才知道,南方的雪,像細碎的棉絮從空中飄下,有的落到地上就化了。
在泉州市區,富老伯從沒見過雪。但他20歲出頭時,有一天傍晚,他和厝邊在西街的家中小酌,突然聽到房子瓦上有什么東西落下的聲音,以為是下雨又不像,往屋外一看,卻下著白白的東西。他當時還以為是雪,兜起衣服接了仔細一看,卻發現是小冰粒,有粗鹽那么大,大概下了一個多小時后就停了。后來,他就再沒在泉州市區見過類似景象。
#技術帖#
近30年里 晉江曾降至零下
泉州氣象臺的預報員小韓說,本周五的這股強冷空氣,很可能讓泉州刷新或逼近近十年來歷史最低溫極值。那么,之前的日子里,都冷到什么程度呢?
在泉州氣象臺近30年的記錄中,沿海的晉江也曾達到過零下,當時是-0.3℃,崇武最低曾達到0.1℃,南安0.9℃,安溪0℃,永春-1℃,最冷的德化是-4.7℃。
而近10年的數據中,崇武最低3.3℃,晉江2.6℃,南安1.3℃,安溪0.6℃,永春-0.8℃,德化-3.3℃。
哪里容易看到雪?
泉州西部高海拔山區
福建氣象的微博曾說,我國南方地區的降雪,一般都是“濕雪”,往往屬于0℃至4℃的混合態水,落地便成冰水糨糊狀。一到夜間,氣溫下降,就會凝固成大片冰塊。
泉州氣象臺預報員小韓說,本周這次降雪,可能主要以雨夾雪為主。由于氣溫不夠低,高空云層有些水分子無法凝結成雪,或者在落下來的過程中就融化成水,形成雨和雪的混合物。而在沿海地區,受海洋影響,氣溫較高,通常都在0℃以上,很難有形成降雪的條件。
因此,大伙如果要看雪,便要往高海拔的山區去。海拔高了,雪比較不容易在降落過程中融化成水。這次降溫,低溫地區主要都在德化西北部、永春西部、安溪西部山區的高海拔地區,可能比較容易看到下雪。(海都記者 彭思思 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