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5日訊 經濟要發展,教育要先行。洛江歷來重視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工作,在2012年10月順利通過省、市政府督導評估之后,集中力量,全力攻堅,加大教育資金投入,加強薄弱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等教育資源配備,提高均衡水平,確保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國檢,為明年“教育強區”評估打下堅實的基礎。
加強校園建設 美化校園環境
科學合理、符合實際的義務教育學校布局,是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洛江不斷加大教育資金投入,完善辦學設施,美化校園環境。針對馬甲中心小學、雙陽中心小學和前洋小學“生均校舍建筑面積”未達標的問題,洛江在馬甲中心小學新建辦公樓,總建筑面積1350平方米,其中加層的四樓建筑面積400平方米,配有美術室、音樂室等功能教室。馬甲中心小學現有校舍建設總面積5002平方米,生均4.4平方米,還新建第二中心小學,首幢教學樓面積2300平方米,于8月份通過驗收,第二教學樓面積2900平方米,預計年底完工,明年春季交付使用,屆時將有效緩解馬甲中心小學招生壓力。雙陽中心小學新校區增建的2幢教學樓已竣工驗收,年底將投入使用。前洋小學擬整體遷建,新址占地40畝,現已完成立項、征地賠償等手續。
目前全區小學、初中辦學基本標準綜合評估均達標,辦學條件和校園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校園管理明顯加強。各中小學校積極平整、綠化校園場地,整修墻面、門窗,維修、更新課桌椅,做好班級布置,抓好校園環境衛生,全面清理雜草、污水、垃圾,消除衛生死角。
加大財政投入 完善配套設施
2012年,洛江區財政追加投入1000萬元用于添置教學設備,提前完成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任務;2013年初,區政府預算950萬元添置現代教育裝備、教學儀器、體音美器材和圖書等,暑假期間追加投入300萬元用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整改工作。
在加強校園建設的同時,洛江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完善教學配套設施。有投入必有產出,2013—2014學年,全區小學、初中生均儀器設備值分別從2011年的587元、641元提高到1616.53元、2276.96元,小學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差異系數降至0.53,義務教育學校均衡水平明顯提升。
為更好地培養學生在體育、美術、音樂等方面的興趣,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洛江各中小學校按學科特點,重新布置了美術室、音樂室、體育室、科學(理化生)實驗室、勞技室等功能教室,合理添置樂器、美術模型、運動用具等教學工具,每個教室的課程安排表、管理制度及時上墻,按課標、教材要求和教學進度安排使用,并將使用過程記錄表冊,確保學生們的課外興趣得到發展。
均衡師資配備 規范辦學行為
教師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為有效解決部分小學“師生比”不達標問題,洛江通過招聘新教師、小片區內師資調整交流等舉措加強師資均衡配備,確保師生比實現100%達標。
去年以來,為滿足外來務工隨遷子女的就學需求,該區克服師資困難,在萬安、雙陽片區增擴6個班,目前全區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達100%。同時,有效控制班生額,小學、初中起始年級分別控制在45人和50人左右,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額現象,全區小學、初中班生額平均分別為37.3人和45.66人(其中城區小學初中平均分別為49.77人和50.05人)。
在學校常規管理方面,該區各中小學校按照省頒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落實教學常規;嚴格學籍管理,學生學籍變動及時、準確記載;學生大課間活動和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有計劃、有安排,有案可查;全面排查校園、校舍設施及校園周邊安全細節,落實防火、防盜、防水安全管理規定,視頻監控等安防設施正常運行,保安到崗,加強巡查,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各項工作安全有序。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下一步,洛江將以建設“教育強區”為目標,繼續加大財政投入,著力實施城區學校擴容增量規劃,在更高水平上保障辦學條件基本均衡,推進師資均衡配備,提高隊伍整體水平,持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孩子們的成長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黃玉嬌 蘇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