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高擎時代旗幟
奏響發展強音
洛江全力答好新時代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答卷
展開洛江區2023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絢麗畫卷,一次次滌蕩心靈的理論學習,讓主題教育的熱潮從會場涌向一線;一場場接地氣的宣講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一篇篇緊扣主線的宣傳力作,展示了全區上下大抓經濟、大拼發展的生動實踐;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惠民演出,浸潤人心、激蕩活力......洛江大地,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全區上下干事創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旗幟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2023年,洛江區委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不斷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奮力開創全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強化思想引領
理論武裝根基強勁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一年來,洛江始終站在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持續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內化轉化上下功夫,確保全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強部署,細措施。以清單化形式制定印發理論武裝“優等生”行動方案及“五學爭優 理論領航”活動具體部署,明確學習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理論“深學”路徑更加明朗。全面推動理論學習常態化長效化,“五學爭優”相關做法在市級內部刊物刊發。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領航”開展中心組學習會41場次,帶動全區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相關專題學習1200余場次。
強普及,重傳播。組織開展主題宣講100余場次,精心打造“洛地有聲”、機關“微講堂”、鄰里“微享堂”基層理論宣講矩陣,推出“閱讀黨的二十大報告”、《習近平著作選讀》等“理響洛江”空中雙語課堂300余期,累計播放量超百萬次。其中“洛地有聲”相關做法在《人民日報》等刊物刊發,宣講團被評為全省首屆十佳基層特色宣講團,《惠女水庫——擺脫貧困的壯麗詩篇》獲評全省優秀理論宣講微視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獲評“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
人民日報刊發《洛江:推動基層理論宣講入腦入心》
“‘洛’地有聲”理論宣講系列微視頻
把握發展脈搏
時代強音聲勢壯大
展萬千氣象,聚奮進力量。一年來,洛江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持續鞏固壯大主流輿論,扎實做好宣傳工作創新,內聚人心、外展形象,全力呈現洛江高質量發展的壯美圖景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以主旋律激活強引擎。圍繞主題教育、黨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題,在“學習強國”、新華社、新華網等上級媒體,持續推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學習黨的二十大洛匠勇擔當》等系列融媒體作品371個,組織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強國復興有我等主題活動9場。其中,創編文藝作品《高舉旗幟向前走》獲評2023年“宋元中國 海絲泉州”海洋文化年小戲小品展演優秀劇(節)目獎。
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
以正能量匯聚大能量。圍繞“三爭”行動、“強產業、興城市”“1+3+2”專項行動及民生熱點,開設“‘一把手’談發展強擔當”“爭優爭先爭效”等專題專欄,在中央、省市主流媒體編發報道近8000篇次,展現洛江全區上下深學細照篤行的積極實踐。其中,《“一把手”談發展強擔當》等重點新聞、短視頻閱讀量破百萬。
以微專題展現大情懷。以“僑”為題,聯合制作《走讀泉州》馬甲篇、羅溪篇,以專題片、短視頻、系列報道、集中展播等形式開展對外傳播,引起海內外洛籍僑親鄉賢熱烈反響;以“文”為介,舉辦第五屆“蔡襄杯”閩臺中小學生書法大賽、洛江第三屆少兒武術錦標賽暨兩岸青少年武術文化交流等活動,并積極聯動華人頭條、香港商報等外宣媒體,推動洛江文化品牌聲名遠揚。
筑牢風險防線
意識形態安全穩定
根深則葉茂,路正則行遠。一年來,洛江堅定把牢正確政治方向,發揚斗爭精神,著力提高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能力,守好守牢意識形態陣地,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
意識形態責任明晰。嚴格貫徹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制定責任清單體系,將專項調度、專題培訓、考核督查等有機嵌入管理全過程,推動意識形態工作從決策層面向執行層面轉化,推動意識形態工作從“軟要求”向“硬約束”轉變。
網絡空間清朗安靖。探索實施“一體三維五閉環”網絡輿情處置機制,督促15家單位整改落實網絡安全問題15個,強化網絡安全保障。實施“洛言網語135”工程,提升做優轄區網絡行業,為洛江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奏響網絡“最強音”。
文化領域規范有序。開展校園周邊出版物市場專項檢查6輪,覆蓋書店、文具店等出版物經營單位60家(次)。設立“護苗工作站”“掃黃打非聯絡點”3個,指導橋南社區打造“一橋一館一站一校”掃黃打非宣傳陣地,相關做法在中國網等主流媒體報道。承辦福建省“護苗2023·綠書簽行動”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侵權盜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銷毀活動,銷毀各類侵權盜版及非法出版物、工藝品2000余件。策劃拍攝《“掃黃打非”一定贏》三句半宣傳視頻,視頻在新華社點擊量超50萬。
聚焦聚勢賦能
文化文藝繁榮發展
文化是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號角。一年來,洛江以全區宣傳思想文化“創先爭優年 ”活動為契機,不斷創新文化文藝實踐,堅持為民服務,扎實推進新時代文化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陣地多點開花。持續豐富基層宣傳文化陣地,建成“潮涌橋南”文化展示館、橋南公共文化空間等4個陣地,推進市級文保單位宋館修繕、區圖書館提檔升級工作,常態化運作俞大猷紀念館、蔡襄書院等陣地,推動羅溪鄉村博物館、“陳三五娘”主題文化公園、奕聰美術館建設提升。其中,奕聰美術館入選2023年福建省新時代特色文藝示范基地。
文化惠民聲色動人。聯合開展“鄉村振興 美在家園”泉州美術家采風寫生行、生態環保主題攝影邀請展等,推動創編舞蹈《俞大猷》、南音《荔鏡奇緣》等文藝精品10余個,其中,舞蹈《俞大猷》榮獲第十五屆福建音樂舞蹈節大賽節目獎、編導獎三等獎。推動名人文化傳播,舉辦紀念民族英雄俞大猷誕辰520周年系列活動。常態化開展文化惠民活動,舉辦文化文藝活動80余場次。
文化業態前景可期。實施文化產業“1+1+N”發展模式,以“文旅+”專項行動為抓手,強化文旅項目招商,全區累計簽訂文旅項目合同25個,累計投資額157.63億元,各類文化市場主體不斷發展壯大,促進陽光科技藝術孵化園、滑翔傘基地等4個新業態項目落地。推動新入庫規上文化企業10家,文產規上企業量較去年增加7家,同比增長33.3%。泉州南洋藝品有限公司獲評泉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佳企業”。
弘揚時代新風
精神沃土蔚然成林
文明實踐潤民心,時代新風遍城鄉。一年來,洛江區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創新方式方法,拓展實踐內容,持續提升城鄉文明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洛江實踐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
文明創建走深走實。深耕文明城市創建,健全完善長效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體系。依托“文明洛江”小程序,開發并運行“洛城家園”文明城市創建常態化管理系統。拓展基層文明創建,指導全區90個各級文明先進創建申報對象完成新一屆各級各類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新培育馬甲鎮洋坑村為第五批市級“鄉風文明聯系點”。
文明實踐入心潤心。全區建成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示范點)134個,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一鎮一園”鄉村振興綜合體,相關做法得到省宣分管領導批示肯定。創新推行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單上門、服務基層”工作機制,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提供服務活動30余場。組織開展主題活動200余場,累計服務群眾5萬多人次。創新推行“洛才有愿”人才志愿服務工作機制,成立泉州市首支人才志愿服務隊。其中,“點單上門、服務基層”及“最好的家教——帶著孩子做公益”2個項目獲得市級志愿服務大賽優秀獎。
文明風尚向上向善。深入開展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實施“一校一品”思政領航計劃,探索培育“洛有所思”思政教育品牌。強化典型培育,評選區級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崗位學雷鋒標兵、道德模范26個,發布第四屆“新時代好少年”15名,3個獲評市級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崗位學雷鋒、“新時代好少年”稱號。舉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等主題活動30余場。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征程展現新作為。洛江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緊緊圍繞學思踐悟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省、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守正創新、勇擔使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全力答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