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這是泉州人向海求生的序曲,看吶!風帆已經揚起,季風正吹動著桅桿”“一代又一代重諾守信的泉州人,都會按時踏上這條海上絲路,從不低頭或退卻”……今年8月,史上首創在“洛陽橋”上開展的復合型長詩劇目《泉州頌》成功首演,與古橋赴一場“千年之約”,感受泉州千年文脈的賡續傳承,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的關注。
近年來,洛江區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盯建設海絲文化旅游先行區和生態休閑旅游先行區的戰略目標,積極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全力打造“悠游洛江”文旅品牌,不斷加快建設全域生態旅游區。
生態人文打造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2022年以來,洛江區先后出臺《洛江區“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規劃》《洛江區促進旅游民宿規范發展實施意見(試行)》《洛江區鞏固拓展經濟向好勢頭一攬子政策措施》等,明確洛江文旅產業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成立文旅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洛江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為了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洛江區加強頂層設計,將全域生態旅游發展理念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持續推進“旅游+”“+旅游”融合發展,積極拓展文旅融合發展路徑。
在頂層設計下,洛江區秉承生態、歷史與文化融合的理念,堅持主動“走出去”,積極“請進來”,通過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完善“一核兩帶三區六板塊”全域生態旅游布局。
好酒也怕巷子深。洛江為了進一步推介文旅資源和項目招商,讓洛江品牌不斷打響,文旅經濟發展更加蓬勃。積極拍攝文旅招商宣傳片,參與各類招商推介,定期組織旅游企業參與各類文旅展會,自主舉辦“悠游洛江”文旅產業招商推介會。今年以來,全區累計簽訂文旅項目合同16個,累計投資額87.13億元,有效構筑文旅經濟新優勢,推動文旅產業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
目前,仙公山景區爭創4A級景區、大自然酒店爭創四星級工作正穩步推進,虹山鄉游客中心、玉葉山森林公園文旅開發、陸歌休閑農業旅游、鄉韻鹿境休閑旅游度假區等文旅項目建設正有序建設,著力打造文旅產業鏈,為洛江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多元場景激發消費業態新活力
“向來徒病川難涉,今日方知海可橋”,修筑于宋代的洛陽橋是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橋。2021年,泉州申遺成功,作為22個世遺點之一的洛陽橋也成為洛江區首個世遺點。
申遺成功以來,洛江區圍繞世遺點洛陽橋加強規劃統籌,整體性推進洛陽橋及橋南古街片區保護建設,大力推進洛江文物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并深耕惠民理念,積極推進文體旅服務供給。2021年至今,洛江區組織開展文化活動126場,舉辦洛江區公益培訓班和186場各類主題活動。
新體驗釋放新活力。洛江區積極推動文旅融合走向更深層次的發展融合,以“數”聚變,發揮“世遺”效應文化,數智賦能下,智慧旅游廁所、AR全景沉浸式游覽、3D mapping樓體全息及語音導覽項目等一系列智慧項目落地。在洛江,游客可以在洛陽橋使用AR全景系統穿越千年古橋實現夢回宋元;在俞大猷英雄紀念館瞻仰俞大猷戰功赫赫、文武雙全的英雄形象;在陳三五娘文化園沉浸式感受“人在曲中境”精彩演出。搭上智慧旅游的“快車”,洛江不僅旅游服務管理跑出“加速度”,而且讓精彩文旅生活“觸手可及”,市民和游客盡情享受智慧“云游”。
2020年,洛江區首屆夜間生活節啟動,以洛陽橋橋南古街生活節“夜”經濟帶火了商文旅品牌的打造;10條精品路線等成了文旅融合發展的研學游、親子游、體驗游打卡地,同時1條線路入選全國精品線路;這個夏天,洛江區馬甲鎮夏日鄉村春晚正精彩開演;虹山美境生態旅游度假區亮出了生態文旅康養的新名片……融入了夜游消費、研學旅游、生態康養旅游等多種商業形態的新場景業態正進一步豐富著游客體驗。
今年上半年,洛江區接待國內旅游人數138.68萬,同比增長50.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2.24億元,同比增長58.5%。市場加快回暖的背后,折射出洛江文旅在保護中發展,在融合謀新求變,激發出消費業態新活力。
特色品牌構筑文旅經濟新優勢
洛江區深度發掘閩南文化內涵,活化利用本地“名山、名橋、名人、名傳說”文化資源,打造一張張特色文旅品牌,構筑文旅經濟發展新優勢。
洛陽橋古街節日文旅活動接連舉辦、陳三五娘系列講古視頻拍攝制作、《荔鏡奇緣》陳三五娘南音劇廣為傳唱、《俞大猷》舞蹈劇編排獲獎、仙公山綜合文旅項目的打造,洛江系列特色文化品牌正打造出圈。
此外,洛江以文旅消費市場回暖為契機,緊抓春節、清明、端午等假日節慶節點,舉辦新春文化旅游活動、鄉村旅游季、中國旅游日活動等文旅活動,發動各鄉鎮積極舉辦系列文旅節慶營銷活動。
“玉兔花燈邀明月·古街納福迎‘雙節’”洛陽橋春節古街文旅營銷活動上,閩南特色花燈路旁高高掛起,布袋木偶、妝糕人等非遺展演讓市民和游客接連稱贊;三月,“鳳回大唐”虹山花朝節暨第九屆虹山油菜花福文化旅游節舉辦,多元多彩的虹山、生機勃勃的虹山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一覽春光;還有“三月三”厝斗畬族文化節、首屆青春蝶村草地帳篷風箏節、“清涼一夏玩轉端午”趣味鄉村旅游節等一系列文旅節慶活動的舉辦帶熱了文旅市場,吸引著更多游客前來洛江觀光體驗。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站在新起點,謀劃新征程,洛江將以2023年泉州文旅經濟發展大會為契機,乘著全域旅游的東風,打好文化牌,走好文旅融合路,深入推進全域旅游,做大做強文旅產業,實現洛江文旅產業全面發展、整體提升,為泉州促進文旅經濟發展,加快建設“海絲名城”建設貢獻洛江力量。
悠游洛江十條旅游路線
1.紅色黨建路線
泉州市區—洛陽橋—俞大猷公園—后深溪—紅色榮耀旅游基地(午餐)—石龍谷—返回市區
2.歷史人文路線
泉州市區—俞大猷公園—紅色榮耀旅游基地(午餐)—仙公山—洛陽橋—返回市區
3.親子研學路線A線
泉州市區—彩蝶谷—紫楹山莊(午餐)—泉州海絲野生動物世界—紅色榮耀旅游基地—返回市區
4.親子研學路線B線
泉州市區—櫻梅園—虹橋飛瀑—石龍谷(午餐)—鄉韻鹿境—春生堂—返回市區
5.生態休閑路線A線
泉州市區—鄉韻鹿境—后深溪—溪北文旅山莊(午餐)—泉州海絲野生動物世界—玉葉山—返回市區
6.生態休閑路線B線
泉州市區—紫楹山莊—和園九品蓮花生態園(午餐)—龍潭溪—櫻梅園—返回市區
7.生態休閑路線C線
泉州市區—鄉韻鹿境—彩蝶谷—石龍谷(午餐)—虹橋飛瀑—玉泉金溪—返回市區
8.兩日游路線A
第一天:泉州市區—和園九品蓮花生態園(午餐)—彩蝶谷—后深溪—鄉韻鹿境(晚餐、住宿)
第二天:俞大猷公園—紫楹山莊—泉州海絲野生動物世界(午餐)—仙公山—玉葉山—返回市區
9.兩日游路線B
第一天:泉州市區—龍潭溪—櫻梅園(午餐)—虹橋飛瀑—石龍谷(住宿)
第二天:紅色榮耀旅游基地—溪北文旅山莊—印尼民俗風情園(午餐)—春生堂—洛陽橋—返回市區
10.三日游路線
第一天:泉州市區—洛陽橋—春生堂—印尼民俗風情園(午餐)—俞大猷公園—紫楹山莊—彩蝶谷—鄉韻鹿境(晚餐、住宿)
第二天:后深溪—和園九品蓮花生態園—泉州海絲野生動物世界(午餐)—仙公山—玉葉山—溪北文旅山莊(晚餐、住宿)
第三天:櫻梅園—虹橋飛瀑—石龍谷(午餐)—玉泉金溪—龍潭溪—紅色榮耀旅游基地—返回市區
亮點工程
實施“悠游洛江”品牌營銷工程。舉辦“玉兔花燈邀明月·古街納福迎‘雙節’”洛陽橋春節古街文旅營銷活動、“美好洛江·幸福旅程”洛江區2023年中國旅游日宣傳活動、俞大猷主題文創作品大賽等13場活動,提升洛江區文旅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洛水仙山 海絲情”洛陽橋常態化惠民演出、街頭文化藝術展演、“三下鄉”活動、“福建百姓大舞臺”文化惠民演出等26場活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 推進“文旅+”專項行動。今年以來,洛江區推動新入庫9家規上文化企業,各類文化市場主體不斷發展壯大。文化產業規上企業數量較去年年末增加7家,增長33.3%。上半年接待游客數138.68萬,實現旅游收入12.24億,同比分別增長50.0%、58.5%;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簽訂文旅項目合同16個,累計投資額87.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