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洛江區把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融入建設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態新城的全過程,與實施“1+3+2”專項行動等具體抓手結合起來,確保行動落實有載體、有支撐。即日起,洛江區委宣傳部、洛江區融媒體中心推出【“三爭”專項訪談】專欄,通過各專項行動曬成績、比干勁,持續營造比拼快上、實干爭先的熱烈氛圍。
今年以來,洛江區深入實施貫徹“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有力有序推進“盤活利用低效用地和園區標準化建設”專項工作,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資源保障和更加優質的載體空間。
盤活土地資源
保障產業發展空間
駛入塘西片區,只見道路嶄新平坦,環境整潔敞亮。不遠處,泉州第十一中學塘西校區施工現場,機器轟鳴、一派繁忙。“塘西片區作為洛江‘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工作‘啟動區’,片區占地5518畝,實行‘以增帶存、以點帶面、以地定策’的提升策略,以塘西工業園為核心載體,對萬虹路兩側實施低效工業用地盤活利用。”洛江區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高清河介紹。據了解,目前塘西片區已完成內部路網建設,泉州十一中塘西校區,塘西實驗小學,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配套正在加快推進建設中。
向“存量”要空間,向“低效”要效益。高清河說道:“在塘西片區‘啟動區’中,泉州智創科技城作為 ‘引爆點’項目,項目占地526畝,以產城融合、綠色生態、創新活力為理念,擬建設企業總部、研發辦公、智能制造智慧工廠以及會議中心、酒店公寓等服務配套設施,建設規模約75萬平方米,建成后可引入200家企業,年產值超百億元。”
盤活利用低效用地,促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是保障重大項目落地、產業發展的關鍵支撐。洛江區堅持以建立專班例會、任務清單、進度“收賬”工作機制為抓手,高效推進低效閑置土地盤活利用。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率先完成675宗16401畝低效用地、3191個面積1.12萬畝耕地潛力圖斑的摸底調查,精心謀劃并先期啟動5個試點片區:新陽片區1290畝、萬畝一期片區1430畝、塘西片區5518畝、國道324以南片區2007畝、虹山鄉試點單元3.17萬畝。截至目前,策劃生成盤活利用低效用地項目31個,并啟動實施17個。
加快園區標準化建設
助推產業聚集發展
走進數字經濟產業園(一期),一棟棟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一股股項目建設熱潮撲面而來……這是洛江區率先探索出“國企+民企”低效用地盤活開發模式彰顯的新活力。
8月15日,洛江區召開“數字海絲園聚未來”數字經濟產業園(一期)招商推介會暨簽約儀式,云箭測控信息科技、金同信息科技等15家企業,泉州市金融科技協會、泉州市工業設計協會等5家大院大所、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分別進行入園企業簽約,標志著洛江園區標準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我區首批‘盤活利用低效用地和園區標準化建設’試點項目——數字經濟產業園(一期),率先探索出‘國企+民企’開發模式。通過拆除建筑物后以凈地出讓,并與相鄰民企空閑地塊一起采用‘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招商引資、統一運營服務’方式,盤活用地131.2畝,總建筑面積約21.44萬平方米。”高清河介紹,項目圍繞“數字產品制造、數字化裝備制造”園區產業定位,已正式簽約32個項目,完成項目招商總面積的85%。
園區標準化建設是重塑優化調整產業空間的有力引擎。今年來,洛江區積極對標先進、規劃引領、明確定位,全力推動建園區、招項目、用金融、搭平臺,以“四位一體”推動園區產業集聚和產業承載力雙提升。據了解,洛江列入市級“四個一批”項目7個,已開工建設6個,總用地1140畝,總投資82億元,總建筑面積118萬平方米,年度投資25.5億元。
下階段,洛江將進一步強化爭優、爭先、爭效意識,推進“盤活利用低效用地和園區標準化建設”專項工作,全力實現空間、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多邊共贏,助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態新城。(陳偉強 黃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