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9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王惠敏 姚珊紅)一次偶然的機緣,讓她與兒童閱讀結緣,自那以后,她慢慢地走上兒童閱讀推廣之路,且不余遺力。2016年起,她開始致力于推動洛江區“班班有個圖書角”助學項目的落地及開展,并覆蓋洛江全區……
她,就是洛江區政協科教文衛辦公室主任科員吳麗蓉。“讓洛江區每個孩子都能享有高品質閱讀,是我的心愿。”吳麗蓉說,她會一直走在兒童閱讀推廣的路上。
圖由陳志佳提供
【緣起】
鄉村小學書籍質量不一
她開啟“討書”公益之行
2015年的一個周末,吳麗蓉帶文化志愿者到洛江區虹山鄉陪伴留守兒童,教學毛筆字。當地蘇山小學一位數學老師彭長坡問詢,“城里的孩子有沒有不看的舊書?”因鄉村小學書籍少,質量不一,這位老師打算為留守站的學生收集舊書籍供以閱讀。此行讓吳麗蓉真切感受到了鄉村小學書籍匱乏,也促使她第一次“討書”。當時,歡樂車友會應邀到虹山鄉參加油菜花節活動,吳麗蓉就借機搭橋,結合車友會公益行活動,為虹山鄉6個留守兒童保護站捐贈書籍,每個站配價值2000元的圖書。
這一年暑假,吳麗蓉參加了泉州市志愿服務負責人培訓,了解到擔當者行動的“班班有個圖書角”助學項目。她覺得,這個項目很契合洛江區當下兒童閱讀的實際需求,并借助互聯網,從騰訊公益的“9.9公益日”開始,1元募捐做起。活動馬上得到洛江區政協委員、馬甲慈善總會及愛心人士的響應和支持,就這樣,在洛江馬甲鎮第二中心小學捐建了第一批鄉村小學圖書角。
從2016年起,洛江區政協、團區委共同發起,開始有序推進擔當者行動“班班有個圖書角”項目在各鄉鎮村小落地,吳麗蓉牽線搭橋,負責對接社會公益組織、落地捐贈學校、服務捐贈方等工作。
圖由陳志佳提供
【困難】
籌資不易
志愿者服務遇到協調難問題
“一個個圖書角建立,我都很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吳麗蓉說,剛開始做“班班有個圖書角” 助學項目時,并還不知道網上募捐難度那么大。如果知道這么難,他們還真不敢開始做。如今,一路堅持下來,她感謝志愿者們義無反顧的支持與默默付出。
吳麗蓉介紹,在項目實施當中,他們要逐個鄉鎮村小進行走訪和落實班級數,負責募捐、圖書物流、圖書角建設等志愿服務,其難度主要在于資金籌措和人力投入。剛開始,很多人不了解擔當者行動,因全區覆蓋所需籌集資金多、難度大,他們甚至質疑捐建活動可持續性。比如,在羅溪鎮策劃這個項目時,很多當地的政協委員都在外,募捐推進慢。后來,一名熱心鄉賢與志愿者一起到他母校做了一次圖書角落地的體驗式志愿服務,全面了解了這個項目后,這位鄉賢一次性在羅溪中心小學捐建19個圖書角。
因為來回路途遠,每次下鄉服務都需要一整天,即使有了建設的款項,還要投入時間幫忙協調建角。雖然辛苦,但得到大家的理解支持和投入,她很開心。 “每當困惑無助時,看到自己的電腦桌面孩子渴望的眼神,就有鼓勵堅持下去的動力。”吳麗蓉的電腦桌面就是小朋友看書時面帶微笑、抬起頭的畫面。在她看來,這項公益服務的持續投入,更多的是孩子們帶給她的收獲和感動,而不是自己做了多少。而大家信任,不斷有類似文學士志愿服務社等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志愿團隊,讓她覺得付出很值得。
【未來】
支持教師參加培訓
讓鄉村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
今年3月,“班班有個圖書角”項目在洛江區實現了全覆蓋。吳麗蓉很高興,但是這項工作并未結束。后圖書角時代閱讀推廣和支持更多種子教師參加國內閱讀研習培訓等都是她接下來的重要工作方向。
吳麗蓉介紹,依托擔當者行動,洛江區實施“班班有個圖書角”助學項目不單是贈送優質圖書而已,而是改變洛江區的閱讀生態環境。在學校,老師引導學生閱讀,把好的讀書理念和方法更好地帶到課堂。3月20日,洛江區組織第二次全區150語文教師參加“閱讀領航員”培訓,邀請資深閱讀推廣人陳美玉、王鐵青、佟畫老師現場教學。
“我的夢想是希望洛江區鄉村也有更多像馬云鄉村校長獎、馬云鄉村老師獎的老師產生。”她希望,洛江的“種子教師”再多一點,也希望通過閱讀的浸潤,山區留守兒童更有書香氣,更自信,最終推動和促進孩子們學習能力的提升。除了“班班有個圖書角”助學項目,下一步,吳麗蓉還想為鄉村小學圖書角更新圖書,做“教師圖書角”等服務。她說,閱讀推廣累并快樂著。這項工作能夠用知識投資未來,用優質圖書浸潤孩子們的童年,她會一直堅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