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幾百人就集體跑到超級廚房做飯
吃不完的菜罩起來,下一頓再吃
這個超級大廚房有1000多平方米
孩子是廚房里最唉熱鬧的
海都閩南網訊 “要留住一個人的心,首先得留住他的胃?!?/P>
這句愛情中的獨門秘笈,讓泉州洛江馬甲鎮華川鞋服公司董事長連啟艷琢磨出了靈感:他用兩三年時間,建起一個上千平方米的大廚房;他要讓五湖四海的外來工,自己做飯,吃上家鄉味道。
記者走訪發現,這個超級廚房,一邊是近百個電磁爐,一邊則是整齊擺放的條桌,類似簡易版的大學食堂;一到飯點,五六百號工人潮水涌來,打火燒飯,乒乒乓乓,菜香混雜,儼然“百家廚房”。
百家炒菜 熱火朝天
宿舍管理員張才:現在可能只有單身漢,才會去食堂打飯
下午3點半,43歲的貴州女子周啟芬背著外孫走進廚房,手里拿著一碗豆苗,打算做一道瘦肉炒豌豆苗。她專職照顧孩子,得提前給上班的丈夫等人準備晚飯。
廚房四周有4排共300多個灶臺。周啟芬的,在廚房最東側,擠在上百個電磁爐和無數鍋碗瓢盆之間,很不顯眼。廚房中間則是塑料桌椅,很多家庭中午的剩菜剩飯,都用網罩蓋著。
宿舍管理人員張才說,只有中午11點半和傍晚5點半,工人下班時才熱鬧,“跟新聞聯播一樣準點”。
張才說,公司有近700名工人,加上老少家屬,八百來號人吃飯。職工食堂就在隔壁,可外來工們來自不同地方,吃不習慣。百家廚房一建,人氣陡增,如今已有100多個家庭600來人在這吃飯,“可能只有單身漢才去食堂了”。
到下午5點半,百家廚房里果然熱火朝天,如同菜市場的早市。切菜剁骨,小孩叫喊,男女說笑,聲聲入耳,菜香四溢的空氣中夾雜辣味,嗆得人流淚。
青菜蘿卜 豐儉隨意
重慶人童文清問:大家都吃辣,你知道吃辣也是有分的么?
一二十分鐘,菜飯就全部熟了。貴州人徐華貴端坐在塑料桌旁,等著妻子和弟妹把飯菜端上來。
他們兄弟兩家人一起吃,加上小孩,一共6人。除了中午剩菜外,晚餐還有魚頭豆腐湯、青菜、辣椒炒瘦肉、油豆腐炒肥肉,相當豐盛?!懊髂甏汗澘梢栽谶@過了,不用回老家了?!毙烊A貴說,自己做飯,不再擔心不合口味。
工人們一坐下,各地人誰更能吃辣、都吃什么類型的辣,這個話題隨時都能引起大家的談興。
重慶人童文清是這么總結的:重慶人是吃麻辣,四川人吃香辣,貴州人吃酸辣,江西湖南人吃鮮辣,又稱不怕辣。
自己做飯,豐儉隨意。莆田人許女士做了面線糊,鄰座的一對江西夫妻則吃面條,就著自家腌制的干菜。
“我喜歡這種熱鬧,吃飯人多,格外香”。河南小伙牛先生,一直在職工食堂吃,看著這里熱鬧,于是苦學燒菜做飯,雖然還不太地道,但自己吃起來湊合。
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
公司老板連啟艷:外來工必須吃到家鄉的口味,才有歸屬感
有管理人員,也被這個廚房給吸引過來。
“我承認我喜歡這個廚房”,40歲的崔愛民,如今負責公司的行政工作,此前一直在晉江一家大型鞋企做高管。直到有一天,他偶然看到,當時就震驚了,“免費提供水電、灶臺,供那些普通職工做飯,我知道的就這一家;能為員工考慮口味,這就是細致,這就是關懷”。
事實上,百家廚房,已成公司最響的招牌。一傳十十傳百,公司不愁缺員工,別的公司留不住的人,都往這跑。
公司董事長連啟艷是遼寧人,來泉州七八年,一方面理解工人們賺錢的艱辛,一方面也想方設法留住工人。他說,公司剛成立時,工人只能吃快餐店,不衛生還易滋生意外;半年后建起職工食堂,但兩年換了近10批廚師,工人還是抱怨連天?!澳菚r我才知道,外來工必須吃到他們家鄉的口味,才有歸屬感”。
連啟艷想到讓工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前年4月,他花20多萬元的大廚房開張。如今,每月公司要為此支出水電費和保潔費等約2萬元,但連啟艷覺得值,“接下來我打算改造和增添設備,把平價菜攤引到公司來”。(本網記者 陳建輝 黃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