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鯉城正全域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和市容環境衛生大整治行動,每周一次組織開展集中專項整治。昨天上午,81個社區和往常一樣熱鬧,黨員干部帶頭,社區居民、志愿者等紛紛行動響應,參與愛國衛生運動成為鯉城新風尚。
空地變風景
青年攜手美化家園
當天上午九點,在浮橋街道濱江社區一塊空地上,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團區委機關干部和青年志愿者、少先隊員代表們正忙著植樹,挖坑、扶苗、培土、踩實……20多人各自分組、通力協作,現場一片火熱。
據介紹,這塊空地位于新延路與規劃五路交叉口,面積近250平方米,由于歷史遺留原因,這里黃土裸露,缺乏管理,成為影響市容市貌的一塊“小禿斑”。“前期摸底了解后,我們決定通過補綠增綠,讓空地變風景。”濱江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吳景霖介紹,此次還播種了瞿麥石竹、美麗月見草等花籽,接下來還會鋪草皮、安裝防護欄,更好地鞏固整治成果。“這些花籽一周就可以發芽、一個月就可以開花,日常也易于打理。”
此次行動團區委組織了青少年志愿者共同參與,引領青少年群體做家園共建的“宣傳員”“實踐者”。少先隊員代表陳宇愷在烈日下汗流浹背,卻絲毫不覺得辛苦,“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植樹活動,一想到親手種植的樹木可以美化家園,我覺得十分有趣和有意義。”
經過一上午的辛勤勞動,100多株樹苗在這片空地上“安家落戶”,再過一個月,這片“青年共建林”將扮靚濱江。
走街串巷忙勸導
“銀齡”力量護家園
當天上午,在延陵安置小區一期,60多人組成的清理小組進家入戶,勸導居民自行清理亂堆放的物品,并組織工作人員對公共區域無人認領的雜物進行集中整治。“很多居民搬進來時,舊家具不能用也不舍得扔,長期堆放在公共空間。”浮橋街道工作人員介紹,當天上午共清理轉運雜物、綠化枯枝、大件垃圾等共15車次。
在鯉中街道清華社區,集中專項整治場面同樣火熱。清理衛生死角、分發宣傳單、入戶排查安全隱患……社區,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們深入背街小巷開展衛生整治清理,并對后城、小菜巷存在占道經營的商鋪及流動攤點進行規范,勸導商戶自覺遵守有關規定,踐行“門前三包”,共同維護社區環境。
在專項整治隊伍中,一群白發老人格外引人矚目,他們來自鯉中街道清華社區銀齡勸導隊,當天上午,10名勸導員走街串巷,向轄區居民宣傳創衛知識、制止不文明行為。“銀齡勸導隊是社區樓棟長、老黨員、熱心居民組成的,他們參與熱情非常高,接下來,我們也將考慮開展相關培訓,提升文明勸導水平,進一步發揮居民自治作用。”清華社區黨支部書記張艷陽表示道。
城市治理實現長效,人民群眾是主體。鯉城區通過建立“常態化集中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環境衛生大整治行動”、門前“三包”、投訴舉報獎勵和“三個創”工作“紅黑名單”四項制度,正向激勵與反向懲戒相結合,積極引導市民群眾、商家從“要我做”到“我要做”,匯聚起人人共建共享品質城市的強大合力,推動城市治理從量變向質變躍進。(蘇毓茹何美嬌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