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街巷綜合提升事關文化傳承、百姓民生,古城街巷市政管線綜合提升工程自去年啟動以來,一直備受關注。清明假期,項目施工人員堅守施工一線,假期結束后,施工人員更是爭分奪秒推進項目建設。目前已有8條街巷完成管網提升工程,21條街巷進入路面鋪裝階段。
井亭巷位于鯉中街道通政社區,從西街一直延伸到花巷許厝埕路段,全長約420米。今天下午,記者來到井亭巷,工人正忙著進行雨水箱涵的澆筑施工。據了解,井亭巷內有小學和幼兒園,加上臨近的會通巷、濠溝墘也處于施工階段,日常交通壓力較大。為此,高峰時段,施工路段采取交通車輛避讓、限行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附近群眾出行需求。
由于井亭巷附近古舊危房比較多,確保安全成為首要任務,“施工前我們進行了專門檢測,并且利用鋼管對危房進行支撐加固。”古城街巷市政綜合提升工程井亭巷項目經理潘翔介紹道。
設置施工便道、幫扶老人通行、交通導行……古街巷改造的最終目的在于便民惠民,施工過程中也處處體現便民惠民理念。“施工過程中我們采取錯時施工、交叉作業等方式,盡量減少施工對市民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影響,在做好文明施工的前提下,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古城街巷市政綜合提升工程項目經理李思達表示。
記者隨機走訪了花巷、濠溝墘、舊館驛等街巷,施工現場一片繁忙。管道鋪設、立面改造、道路提升等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小街巷雖小,卻是離百姓最近的連心路;小街巷雖窄,卻是關乎市民日常出行的民生路。改造提升的29條街巷均為泉州古城傳統的生活街區,是古城“三片一線”保護的重要地段,總長7.14千米。如今,城市的“毛細血管”正加速疏通,讓市民感受著“舊貌換新顏”帶來的喜悅。(蘇毓茹黃凱杰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