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4日訊 泉州惠安東嶺海邊,受天文大潮影響,潮水退至罕見低位,結果,裸露出的私人油蛤養殖場,遭近2000名村民哄搶(詳見《惠安500畝油蛤養殖場遭哄搶 養殖主損失約20多萬(圖)》)。
昨日,這一哄搶事件引起廣泛關注,登上各大門戶網站頭條,評論數多達10萬條以上。事件發生后,惠安縣各部門采取多重處理措施。盡管如此,但昨天下午,依然有近800名附近群眾,想盡辦法突破防線抵達養殖地,繼續搶挖油蛤。
養殖場負責人終于現身,昨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大量村民的哄搶下,他這片養殖地恐怕血本無歸了。惠安警方表態,對參與哄搶的村民,將依法嚴肅處理。
灘涂上仍有密密麻麻的哄搶身影
記者回訪:
全線設卡 仍有近800人搶挖
昨天下午4點多,海都記者再次來到惠安東嶺鎮海邊,與前一天不同的是,沿海大通道的幾個主要出入口,已被東嶺派出所、東嶺邊防派出所的警力設卡,對進出的車輛逐一盤查。在幾處下灘涂的入口,東嶺鎮政府多名工作人員,一旦發現有拿著網兜和竹籃的村民,就上前勸導他們盡快離開。至昨晚8點多,工作人員仍駐守現場。
昨日下午哄搶人數明顯比前日減少,但仍有不少群眾跟政府工作人員玩起了“游擊戰”,想盡辦法從其他地方下灘涂。下午6時許,海都記者走下灘涂,眼見油蛤養殖灘涂上,仍有七八百人搶挖油蛤。海都記者用手中的鏡頭及航拍機,將這些畫面記錄下來。一名老伯見到記者拍攝,毫不在意,打趣道:“我們靠海吃海,沒什么不對”。這名老伯說:前天很多人都挖了二三十斤,他的兒媳婦,完全不懂怎么挖,也挖了6斤。
記者詢問多名搶挖的村民,大多數人都表示,他們從沒發現油蛤是有人養的,沒理由不讓挖。部分村民雖然意識到自己可能有錯,但還是來了。
場主講述:
200多萬成本 恐血本無歸
哄搶事情發生后,油蛤養殖場負責人陳先生首次露面。昨日,陳先生一臉苦悶。他說,早在上個月中旬的一次大潮后,就發現不少村民來偷挖,但因為當時人數較少,他們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到了這兩天,人數越來越多,有的還動用了船只,大批量搶挖,“看目前的情況,恐怕是血本無歸了”,陳先生說,他們包下養殖場,完全沒有投任何保險,現在不僅保不住成本,還虧了很多錢。
據陳先生及西埔村的村干部介紹,這片地承包于2011年,總面積500多畝,這批油蛤是去年年中至年底種下的,總成本在200萬元以上。受大潮影響,裸露面積超過300畝。事情發生后,他們雇請專業船只,連續兩天搶收,盡可能挽回損失,不過從搶收的情況來看,并不樂觀。陳先生說,沒挖也都被人為踩死了,損失難以估量。陳先生很郁悶,他說這么多年干這一行,從福建到廣東,那么長的海岸線,都從未遇到過類似昨天哄搶的事件。
警方處置:
帶頭者或被刑拘 受害者可提民事賠償
對于部分村民質疑這片養殖地歸屬問題,西埔村村干部表示,不管海域歸屬爭議與否,很明確的是,這塊灘涂確實是私人承包,簽過合同,油蛤苗也是私人花錢雇當地村民種下的。
對于哄搶事件,昨天,惠安東嶺邊防派出所方面表態說,考慮到安全問題且涉及人數眾多,目前主要還是以勸導為主,但對大部分的涉事人員,警方都已經拍照取證,將據此依法對參與哄搶的人進行行政處罰,對于一些帶頭哄搶、行為嚴重構成刑事責任的,將依法刑拘。
另外,受害者可根據拍攝到的照片,今后向涉事的人員提出民事賠償,以盡可能地挽回其經濟損失。(海都記者 陳邵珣 謝向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