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柳榮改,滿頭白發(fā),臉上布滿皺紋,看起來像80多歲。
45歲的洪芳,大眼睛,長臉蛋,頭發(fā)又黑又長,笑起來很漂亮。當(dāng)侄子把大女兒洪芳的近照給她看時,柳榮改笑了,“我走丟時,就是女兒這般模樣!”
聽到女兒聲音,她笑了;電話那頭,女兒哭了
23年來,走丟的柳榮改一直在流浪,但她從沒忘記過自己的4個孩子。這23年來,洪芳以為媽媽去世了,只在夢里見過她。
昨天,在惠安縣救助站的幫助下,來自廣東陽江的洪芳,找到了失散的媽媽。今天,柳榮改辦好手續(xù)要啟程回家了。
走失的23年 “丈夫再娶妻,大女兒當(dāng)家”
1993年,44歲的柳榮改搭上一輛摩托車出門,就再也沒有回家。當(dāng)時,她最大的女兒22歲,最小的孩子只有10歲,還有一個精神不穩(wěn)定的兒子。大女兒洪芳在外地讀大學(xué),寒假回家時,才知道母親走失了。在那個年代,通訊不發(fā)達,尋人以失敗告終。
母親失蹤幾年后,父親結(jié)了婚,從此洪芳獨自帶著3個弟弟妹妹生活。“別人都有媽媽,我們?yōu)槭裁礇]有?”22歲的洪芳回答不出弟弟妹妹的問題,只能拼了命地對他們好。她給弟弟妹妹做飯、洗衣,給他們開家長會,像媽媽照顧小時候的她一樣照顧著弟弟妹妹。如今,除了弟弟,3姐妹均已結(jié)婚生子。
流浪老太的信念 “只要活下去,就能走到家”
今年7月9日,惠安縣輞川派出所民警,路遇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太,把她送到惠安縣救助站。
老人不會說普通話,在救助站工作人員張東波耐心的詢問下,她寫下了廣東陽江市新洲鎮(zhèn)石崗村和柳燕湖的名字。小張把她的信息和圖片傳到當(dāng)?shù)鼐戎荆闊o此人。
老人記得,1993年坐摩托車到一個陌生的村子,身上又沒錢,就想走回家。路越走越遠,只好停下來當(dāng)水泥工,攢了點錢再往前走,餓了就向好心人討點吃的,晚上就睡在路邊,下雨就睡在橋墩下,可還是沒能走到家。
“這幾年老了,有點走不動了,”老人說,她不知道來泉州多久,但泉州有很多好心人,有人會給她飯吃,給她舊衣服穿。由于她不會說普通話,這么多年,她不知道向誰求助,一直在流浪。
“一到晚上,就會想孩子,”老人說,在外流浪的這些年,她并沒有忘記自己的4個孩子。“外面苦,但只要活下去,一直走就能走到家”。
電話那頭女兒痛哭 “我們不再是沒媽的孩子了”
“你母親可能還活著。”8月中旬的一天,廣東陽江市新洲鎮(zhèn)石崗村的洪芳,突然從父親那聽說,在村里看到一張泉州傳過來的尋人啟事,照片上的人跟她母親很像。
夜里,洪芳夢到母親,眼淚打濕枕巾。第二天,她打電話給父親,想要看看媽媽的照片和聯(lián)系方式,父親以自己看錯為由拒絕了。
洪芳找表哥柳國環(huán)幫忙,他找到了尋人啟事,“照片上的人就是我姑”。洪芳輾轉(zhuǎn)聯(lián)系上惠安縣救助站,方知流浪老人柳燕湖,應(yīng)該就是她的母親柳榮改,只是記錯了名字,而且已經(jīng)自行離開了救助站。
之后,洪芳托表哥柳國環(huán),趕往泉州尋親。經(jīng)過兩天的尋找,救助站工作人員張東波,在惠安街上找到了流浪老人。
昨天,在惠安救助站,流浪老人一見到柳國環(huán),馬上用家鄉(xiāng)話叫他的名字。柳國環(huán)激動得不行,給姑姑拍了張照,發(fā)到家族群里給大家報平安。
“媽,你好嗎?”“我們不再是沒媽的孩子了!”電話里洪芳哭得很大聲,電話這頭,柳榮改卻笑了,安慰女兒說,“我這就回家了。”
洪芳說,他們四姐弟要將媽媽接回去,給媽媽和弟弟租個房子住,大家一起照顧她,給媽媽養(yǎng)老。(海都記者 黃曉蓉 黃謹(jǐn)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