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6日訊 當別人忙著用鏡頭拍下每一片色彩繁麗的景致時,44歲的莊培芳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用黑白色調的景象,讓人看到更多的圖片語言。最近,當他在微信上掛出一組歷時四年,走訪多國,拍攝到的10對不同年齡、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戀人,雙額相抵的照片時,網友們被他鏡頭下的《愛》給暖哭。
“黑白是一種不爭,也是一種高級的美。”——莊培芳
他一直都是跟著內心的聲音生活,只是,他沒瘋,也還沒活成傳說。他拍《愛》源于偶然,更源于根植在心底的父母的愛情故事。
2016年6月,拍于斯里蘭卡獅子巖
父母愛情一遍遍成他的回憶
莊培芳生長在惠安的小村。在父母的那個年代,有太多的隱忍,愛這個字,不會掛在嘴邊?;橐隼铮改副舜讼嗑?,坎坷也總相伴,母親在病痛中癱倒在床,一躺多年。當愛情草莽的花期,和眼前的這個女人一樣,已然黯淡去時,父親依舊愛惜,不介意她的蒼老,不嫌棄她的落寞。
父親會在每個天亮,為母親拉開床邊的簾子,讓清新的晨風拂過癱瘓的身體;卷著剛從地里勞作回來的褲腿,嘮嗑這一季地瓜田里剛剛澆灌好的水;冬膏已凝的蕭索里,他陪在母親的身邊,吃些家常飯,踏實地相伴入眠。就這樣日復一日,寂靜,相守。直到2005年,母親去世,2012年,父親也作別人間。
父親沒做過什么波瀾壯舉,他的一生啊,就衷情地愛一個人。回憶著這些曾一遍遍在生命中穿梭來去的影像,莊培芳沒有憂傷,父輩用行動,教會了他:什么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