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清蘭創作中
說起惠安雕藝產業,就不能不提影雕技藝,“蘇杭刺繡繡絲綢,閩南刺繡繡石頭”,說的就是惠安影雕技藝。來自印度的杜魯夫(Dhruv)見過不少石雕作品,但惠安影雕還是讓他嘆為觀止!今年8月份,這位印度青年導演杜魯夫(Dhruv)來到泉州市惠安縣,走進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蔣清蘭的工作室,將鏡頭對準了一項很獨特的工藝——惠安影雕,關注著這一獨特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日前,當記者來到蔣清蘭的工作室時,滿墻滿眼的榮譽證書映入眼簾,由她創作的作品《悟》、《海的女兒》、《惠女之窗》等屢獲大獎。基于對家鄉和“惠女”的情結,她創新作品表現手法,結合現代藝術元素,把惠安石雕文化、惠安女風情等特色元素融入作品中。“影雕這門藝術可以做的空間還很大,我們只不過是接受了一小部分。我覺得我們未來應該做一些讓年輕人喜歡的作品,讓年輕人更容易接近,更愿意去學習這門藝術。”蔣清蘭告訴記者,在互聯網時代,此次印度青年導演專程來拍攝影雕,讓她對于這一技藝的傳承與發展更加有信心了。
做為蔣家第三代傳人,蔣清蘭被授予“惠安石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稱呼,她的雕鏤廠也被授予閩南文明生態回護區惠安示范點、“巨匠工做室”、“創客新工場”等名譽稱呼。蔣清蘭摯愛影雕,卻也因為影雕技藝面臨斷承而感到擔憂。作為一名惠安石雕的傳承人,她覺得自己有義務去傳播惠安的影雕文化,弘揚“惠女”精神。蔣清蘭告訴記者,在一些重要場合里,她會身著惠女服飾,現場展現影雕身手,從而提升影雕的影響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影雕的雕刻手法與模式出現很多花樣,有純手工影雕、電動結合手工影雕、激光影雕、噴砂影雕等,就我個人而言,還是喜歡純手工影雕,它能夠更傳神地刻畫出人物形象來。”蔣清蘭說。
蔣清蘭介紹其獲獎的作品
除了影雕外,如何進一步推廣惠安的雕藝呢?為此,蔣清蘭還主動推動“石雕+旅游”的貫通,研發出茶道、山水、花草、動物等各個系列的石雕旅游商品,其中《惠安女》《泉州東西塔》等作品先后入選泉州市旅游局評比的旅游伴手禮名單,不少人皆是從那小小的伴手禮中開始了解石雕、影雕。
此外,蔣清蘭還投資興建了“惠安藝苑石材雕鏤展館”,展館面積500多平方米,內設巨匠工作室、實習基地、作品展覽室等。展館內還展示石雕、影雕等旅游商品,供旅客挑選購置。如今,在蔣清蘭等多位大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到惠安的游客可以近距離接觸到許多精美的石雕工藝品。
“影雕是我的最愛,我把本人對生命、對藝術的酷好皆融入本人的作品里。我會不忘初心,持續創新研發,依托‘旅游+’平臺,與高校聯動,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在互聯網時代,可以幫助我更及時了解時代的需求,通過在線交流,能讓我更好的創作出更豐富多彩的作品。”蔣清蘭說。
為了培養年輕一代對影雕技藝的興趣,讓影雕技藝后繼有人,蔣清蘭勇擔責任做好“傳幫帶”。她還嘗試著讓剛滿七歲的小女兒接觸影雕,學習影雕工藝。“平常我的助手在做的時候,她也整天跑到旁邊看。這個‘叮叮當當’的鑿子聲對她來說是一種美妙的音樂。別人在做的時候,她還會叫別人起來讓她做一下。現在,看女兒做的手勢,已經很老道了。”蔣清蘭說,在大師們共同的“傳幫帶”下,惠安的影雕技藝及石雕技藝定能進一步傳承發展。(記者 潘賢利 顏財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