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市豐澤區做足文旅經濟文章,有效聚攏商氣、人氣、煙火氣,“海絲文旅”發展成效顯著,五年來,全區共接待游客2933.0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61.26億元。
整體謀劃 拓展文旅發展空間
豐澤區發揮獨特的資源稟賦、地理位置優勢,將資源優勢、經濟優勢、市場優勢轉化為新的發展機遇,積極拓展文旅經濟發展空間。
策劃精品路線。以清源山為生態核心,以修建山間綠道為紐帶,串聯大坪山、桃花山等打造“山線綠道”;依托晉江入海口、后渚港口沿江沿線,實施“水線”景觀綜合開發,串聯真武廟、江口碼頭、蟳埔民俗村、濱海公園等招牌景點,山水兩條路線將公園綠地、風景名勝、民俗文化串點成線,形成市民常走、游客常來的“網紅點”。
推動項目建設。謀劃建設領SHOW天地創藝樂園、南少林文化街區、水漈都市時尚街區、東門窯博物館、鮮花港、武陵農場等文旅載體,引進投資45億元的法石歷史文化街區、投資30億元的“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遺城”等大型文旅項目,全力打造一批都市時尚文旅新IP。
豐富旅游市場。不斷豐富旅游市場供給,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旅游需求,轄區現有A級景區4家,其中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2家、3A級景區1家;星級酒店8家,其中五星級酒店2家、四星級酒店3家、三星級酒店3家;旅行社總社26家,其中5A級旅行社3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7家,其中省級3家、市級16家。
打造品牌 提升文旅市場熱度
豐澤區秉持以旅彰文、以文促旅的原則,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文旅融合路徑,有效擴大海絲旅游影響力、吸引力。
數字賦能。引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廣泛應用于文旅行業,引進投資超20億元的“神旅APP”,采用“AR游戲+文化旅行+生活服務+影視文娛+社群粉絲+區塊鏈+新媒體”的融合模式,打造集旅游、AR導覽、城市美食等多板塊內容為一體的城市旅游特色平臺,為公眾提供豐富便捷的文旅在線服務。目前APP平臺已覆蓋景區102個、餐飲189家、娛樂休閑109家,為廣大游客提供全新概念的獨特體驗,受到群眾熱捧。
活動引流。推出都市休閑、民俗活動、非遺研學、文化節慶等線下四大板塊,依托十大商圈特色資源優勢,籌辦商圈時尚花燈展、南方薰衣草節、領SHOW天地跨年活動;舉辦民俗踩街、蟳埔媽祖巡香等,構建民俗文化旅游帶;推出南少林禪武表演、蟳埔街巷游文化節等特色活動,打造精品非遺項目研學路線;致力推動文旅消費,舉行“海絲泉州”“東亞文化之都”“元宵狂歡節”等主題節慶,為線下旅游市場充分引流。
影視造勢。成立區級影視服務中心,出臺《豐澤區促進影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鼓勵影視產業園區(基地、樓宇)建設,對落戶豐澤的影視企業(工作室)、來豐拍攝的影視劇組,以及影視人才引進等,在土地、技術、資金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引導影視傳媒企業挖掘豐澤文化資源,多角度打造海絲都市新IP,彰顯閩南文化魅力。目前共招引影視項目14個,總投資15.15億元,其中《急救醫生》《刺桐花開》《奮斗吧青年》等影視劇的開拍,引爆一波“海絲熱”“豐澤熱”。
業態助力 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豐澤區找準文旅產業相互嵌合、共同促進的產業“交匯點”,積極培育特色文旅新業態。
發展夜間經濟。用好用活泉州公共文化中心、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泉州木偶劇院等載體,打造各具特色的都市夜間文旅街區,舉辦“東海升明月”花燈展、“四朵金花星空音樂會”、2022世遺泉州時尚文化藝術季暨“世遺霓裳”跨界設計秀等夜間主題活動近百場次,有效匯聚人氣、彰顯活力。同時,在打造商圈夜經濟方面持續發力,加快商圈與古城夜市資源有機融合,助力夜間經濟和城市文化發展,其中泉州市領秀天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
打造特色民宿。抓住旅游民宿開發熱點,建立健全民宿獎勵激勵機制,引導民宿規范化、多元化、品牌化經營,同時鼓勵國內知名民宿運營品牌、創業青年來豐開發創意民宿,如利用清源山、南少林開發高端禪修民宿,沿北濱江公園-豐海路一帶依托SOHO、民居開發精品民宿,引導蟳埔社區利用蠔殼厝和紅磚厝開發蟳埔特色民宿和高端攝影、寫生民宿等,打造一批優質特色旅游民宿,把群眾“引出來”、游客“留下來”。
培育主題街區。培育南少林禪武文化街區,將其打造為集文旅藝術街區與精品生活廣場為一體的新生態休閑街區,依托非遺傳承、功夫體驗等文旅資源,助推文體旅游多產業融合提質增效;探索東門窯博物館群項目建設,疊加特色文化優勢,進一步鞏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成果;推進蟳埔民俗文化村建設,打造具有產業價值網絡構建的清源生態旅游文化產業園、支持創意空間集聚的領SHOW天地創藝樂園、持續推進具有高旅游休閑熱度的鮮花港國家生態露營基地、武陵農場、華大學生街等建設,形成一批具有豐澤特色的文旅街區、打卡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