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豐澤區華大街道學府上城小區的蔡先生撥打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他家所在的2號樓外墻瓷磚出現脫落,存在安全隱患。他向小區物業作了反映,但一直無人來處理。
學府上城2號樓外墻瓷磚脫落
記者在現場看到,2號樓16層的外墻已有幾塊瓷磚脫落,露出大片灰底,還有幾塊瓷磚向外鼓起,隨時可能掉落。令人憂心的是,樓下不遠處就是一家幼兒園的操場。家住該小區的陳女士說,該幼兒園操場邊緣離2號樓外墻僅四五米遠,經常有小孩從樓下經過。
瓷磚脫落的部分露出灰底,周邊還有空鼓的瓷磚搖搖欲墜。
隨后,記者來到學府上城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黃景隆表示,如果外墻出現問題,按照正常流程,業委會需向住建部門申報外墻修繕,住建部門審核后,會有專業的工程組對現場情況進行評估。動用到維修基金,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才可行。學府上城小區2011年交房,因為是安置房,業主當初并沒有交公共維修基金,物業和業委會無法按以上流程申報,更無法對樓房外墻進行修補。目前,只能由業主自己負責或聯系上下樓層的住戶共同出錢修繕。
記者了解到,如果發生外墻脫落傷人的事件,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應該由該棟樓的全體業主承擔賠償責任。此外,小區物業有維護小區安全的義務,發生外墻脫落后,物業有管理、協調的責任。物業一方面要通過拉網、設隔離帶等方式起到警戒作用,做好保護措施,另一方面要及時協調涉及業主抓緊維修,否則一旦造成傷人事件,物業也要承擔相應責任。(記者魏婧琳 實習生翁欣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