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七中高三學生在操場上閱讀英文報刊,并進行探討。
今年高考英語考綱跟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穩定。泉州七中英語教研組長祝敏、泉州九中英語老師傅剛彬表示,高考命題有“穩中有變,重在穩”的特點,以考查學生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為主要目標,在接下來的復習中,考生要抓核心詞匯的運用,提高閱讀解題能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要求詞匯量3500個左右
“預計2018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文章的難度會保持穩定,閱讀總量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在設題上會有一定的深度,易、中、難試題仍會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仍將以細節理解題和推理判斷題為主,在語言、詞匯、選材、內涵等方面有新突破、新高度,將充分體現出選拔的功能。”泉州七中祝敏老師分析道,今年考綱對學生的要求依然較高。
祝敏老師說,語言知識方面:考綱要求考生掌握并能運用英語語音、詞匯、語法基礎知識以及所學功能意念和話題,要求詞匯量為3500個左右。語音項目表所列的內容對掌握英語語音、對于聽力理解和口語是非常重要的。語法項目表所列的語法項目包含了高中所學的重要語法項目,有利于高考備考。這些語法項目常見于單項填空、語法填空、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錯等題型中。功能意念項目表所列項目中,常見的考試形式主要是聽力和口語考試,聽力考試在高考中所占分量很大,占總分值150分的五分之一(30分)。話題項目表所列的24個話題分布于高考各種題型中,掌握了解24個話題,利于復習時有方向性,但應該特別關注核心話題和核心素養。
語言運用方面:首先是聽力。考生應具備了解事實與細節(如時間、地點、數據等)的能力;揭示對話或獨白的主要意義的能力;明確說話人的語氣與意圖的能力;辨認人物的角色和關系的能力;分析人物的態度和感受的能力。其次是閱讀。考生應能理解主旨要義;理解文中具體信息;根據上下文推斷單詞和短語的含義;做出判斷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第三是寫作。考生應能清楚、連貫地傳遞信息,表達意思;有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第四是口語。考生應能詢問或傳遞事實性信息,表達意思和想法;做到語音、語調自然;語言運用得體;使用有效的交際策略。
梳理核心語法知識
泉州九中英語老師傅剛彬認為,試題在“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這一高考指導思想下,引導考生在使用外語了解世界的同時,注重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一些偏難、偏怪、生詞量較大、話題太偏離的閱讀訓練都不是正確的訓練路子。復習中應關注核心話題和核心素養:一是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話題;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話題;了解科學知識,養成科學精神和人懷關懷的話題都是英語全國卷考查的核心話題;二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為命題總立意,立體浸透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傅剛彬老師表示,回顧2017年的試卷,內涵豐富,題材寬廣,體裁多樣,著重考查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內容涉及英語學習的三大主題,即: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平時的訓練應從高考命題中得到啟示,做到每次訓練精準高效,在復習練習中有的放矢,少走彎路。語法項目表提示要掌握核心內容,梳理核心語法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進而提升借助語法進行閱讀和寫作的能力。掌握了解24個話題,閱讀理解能力訓練要通過深度發掘語言材料思想內涵,促進學生學習能力、交際能力、人文底蘊的養成。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基礎上深入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悟和諧發展之道。
訓練寫作語言的準確性
祝敏老師建議,以語篇為載體,分級復習詞匯:語法和詞匯是英語學科核心基礎知識,千萬不能孤立地教學,應讓學生記憶和運用沒有掌握好的詞匯。建議教師在備考閱讀時,關注如何教會學生精準地把握和理解文章的內涵,這是提高閱讀解題能力的關鍵。
祝敏老師認為,綜觀近三年新課標全國卷的高考書面表達題可知,體裁主要為應用文,以考查書信和電子郵件為主,話題貼近考生的生活實際。這種考查方式不僅體現了高考重視對考生英語能力的考查,而且也引導考生關注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生活,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預計2018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對書面表達的考查仍將文字提綱類為主,考查實用性強的書信體。最后關鍵時刻復習,應訓練學生寫作語言的準確性,它直接或問接地影響到信息的準確傳輸,是該題評分的一項重要標準;另應訓練學生如何圍繞主題,使用恰當的句型、詞組等,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記者曾聰虹通訊員祝敏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