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0日訊 近期,國家商務部公示第二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名單,福建全省有三家電商產業園上榜,其中泉州占了兩家,分別為德化電子商務產業園和弘橋智谷(泉州)電商產業基地。這也是泉州第一批入選“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的電商產業園。
作為泉州唯一一個以政府為主導的電商園區,德化電商產業園以全省最高分,被推入了國家級別電商園的評選,成為泉州電商園里獨特的逆襲案例。“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個新的起點。”德化縣副縣長劉惠煌認為,德化電商園的優勢恰恰在于政府主導下的公益性,不以園區盈利為目的,依托德化完善的陶瓷產業鏈,實現了這兩年的快速增長。未來,德化電商園還將向上下游產業鏈進行延伸,除了搭建全球陶瓷電商交易平臺外,還將在包裝、物流等下游產業鏈進行布局。
泉州兩電商園突圍
在評審中,全國共有137家電商園區參與評選。在此次公示的名單中,包括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軟件園等66家基地最終突圍,成為第二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福建入選的三家分別是德化電子商務產業園、安溪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基地和莆田城廂區安福電子商務城。
從2012年開始,商務部首次啟動“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評選,在首批名單中福建入選園區僅有一家。商務部在開展第二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創建時曾明確表示,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自創建以來,吸引企業集聚,發揮輻射帶動效應,促進電子商務應用和模式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促進電子商務產業鏈均衡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今年的申報中,全省共有5家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基地)入圍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園區申報。
弘橋集團董事長助理曾偉昌認為,入選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除了享受國家以及地方的優惠扶持政策,還能進一步擴大園區的知名度,有利于招商,還能在人才引進、資金等方面獲得更多便利。
德化電商園后來居上
一年多時間,在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百佳縣榜單上,泉州德化縣從全國第49位,上升到全國第7位。而此次入選國家電商示范基地,更是讓很多人頗為驚訝。據統計,截止到2014年,泉州已有10個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基地)正在建設或運營中,如鯉城區泉州網商創業園區、豐澤領SHOW天地電子商務基地、茶多網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晉江中國鞋都電子商務中心、晉江洪山文創園、海西(石獅)電子商務園區等,加上中小型電商園區則更多。而德化電商園則是泉州唯一一家由政府主導的電商園區。
依托成熟的陶瓷產業鏈,德化電商近幾年突飛猛進。2013年2月,通過政府投資建設、專業團隊運營管理、企業免費入駐的模式,僅用4個月的時間,投入1000多萬元建成2萬平方米省級電商示范園區,吸引入駐電商企業60多家,入駐企業快遞量日均超2萬單、銷售額約200萬元,其中陶瓷產品占比95%以上。
2014年,德化啟動電商淘品牌建設,由德化縣副縣長劉惠煌牽頭,將“德化陶瓷”這一地理標志授權給電商企業使用,以政府力量培育電商淘品牌。據統計,2014年德化縣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近40億元,比增33%,其中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12億元,比增50%。目前,德化茶具類電商銷售額已占全國線上80%的市場份額。
□對話
劉惠煌:
搭建全球陶瓷在線交易平臺
德化縣副縣長劉惠煌
《大泉商》:為什么是德化入選國家電商示范基地?
劉惠煌:德化拿下國家電商示范基地,我還是很有信心的。在整個答辯環節,全場響起了兩次掌聲。德化受關注的焦點很多。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德化陶瓷從海絲起點走向世界,主動結合一路一帶戰略,構建“新陶路”,這也是從舊海絲到新陶路的跨越。第二,德化將打造中國陶瓷在線交易平臺。德化陶瓷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力促德化陶瓷的轉型升級。第三,德化電商園將建立海峽兩岸最大的陶瓷文創、設計、交易中心。德化有龐大的生產能力,臺灣有強大的設計能力,兩岸可以互通。第四,德化是山區,在山區里通過示范基地建設,建立一條可看、可學、可推廣、可借鑒、可復制的山區電商發展之路。圍繞這四個點,所有專家都鼓掌。
《大泉商》:入選國家電商示范基地,對德化電商有什么意義?
劉惠煌:這是對德化電商園發展過程中的肯定,也是一個新的起點。接下來,我們還要按照當時答辯時的規劃來做,包括建立瓷都政務服務與外包服務中心、瓷都電子商務育才中心、瓷都戰略管理咨詢服務中心、海峽兩岸陶瓷文創中心、瓷都電子商務物流中心。
《大泉商》:未來幾年德化電商還有哪些項目?
劉惠煌:首先,我們要利用3年時間把基地做起來。接下來,德化縣四個原有的工業區都要設立電商孵化園,讓每個園區都有孵化功能,才不會擠到一起。第二,把德化打造成中國陶瓷電商的聚集區,在線交易平臺。未來,德化縣的目標是打造中國最大的陶瓷電商產業基地和中國最大的陶瓷電商聚集區,爭創國家級基地搭建中國陶瓷在線交易平臺。
我們也在抓電商產業鏈的招商,比如電磁爐,產業鏈不在德化,但是我們也希望能夠從外部引進,在德化培育。此外,德化電商還要做標準化工程,包裝與物流的結合,做到標示、過程、材質、品牌的統一,目的是保障電商的增長。我們做這些,都是在延伸電商的產業鏈,這也是電商園區未來幾年的核心競爭力。(海都記者 林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