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龍門灘鎮霞山村水府自然村的原始森林,因林中的峽谷中因先前發現桫欏群而被人們所熟知,林中估計有大大小小的桫欏數百株。
目前,桫欏群也得到當地政府很好的保護,該處已經被劃為生態公益林自然保護區,面積840畝,平時并有專門的護林員巡查看護。記者日前跟著巡查的工作人員,走進“桫欏谷”,一探它們的神秘面紗。
桫欏枝繁葉茂
桫欏谷
推薦閱讀:
古雷之變
廈門唯一僅存的尚武村落
麻風島最后的“病人”
水府距德化縣城30公里左右。從水府的蘇王廟出發,穿越半個小時左右才能達到“桫欏谷”。在行進的途中,不時有野生猴子在樹枝上一閃而過,讓人驚喜。走進山里的小溪邊,就可以看見桫欏了。在溪里,還長著成群的野山蕉。
繼續沿溪前行,就進入桫欏谷,出現在眼前的儼然是一座植物樂園,這里的藤蔓植物纏繞生長,顯得藝術十足。還可看見有灌木、喬木、幽蘭、修竹等。還有紅豆杉、紫薇、大扁藤等植物,在溪邊的樹上,還可以發現長著各種菌類得植物。
當時是雨天,巖石在雨水沖洗下,顯得十分漂亮光滑。在山谷里,最令人稱奇的是生長在谷中的桫欏群,沿溪前行,成群的桫欏突然就出現在眼前,讓人不禁驚嘆這些恐龍時代的植物生命力之強大。加上谷中的鳥鳴和流水聲,感覺真如“世外桃源”。
據介紹,谷中桫欏最高的達7米,最大直徑達43厘米,蕨葉最長3.1米。這些桫欏有的生長在雜木林中,它們形如棕櫚,干呈圓形,葉如鳳尾。樹的頂端,羽狀復葉婆娑叢生,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十分壯觀。
桫欏又名樹蕨,是一種古老原始的植物。在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中,樹蕨曾遍及世界,高大巍峨而繁茂,是植食類恐龍的主要食物,由于地質變遷,恐龍早已絕滅,桫欏絕大多數滅絕了,只有少數幸存下來,成為“活化石”。
水府的原始森林因其地形復雜,山高谷深,氣候溫暖,水源充足,這里生長的桫欏未遭第四紀冰川的破壞而保存下來繁衍至今,成為目前我省桫欏數量最多、生長最旺盛、生態環境俱佳、垂直分布最廣的集生地。□泉州網(微博)-泉州晚報記者 周長鋒 通訊員 李宏圖 文/圖
相關新聞:
龍巖發現成片活化石"恐龍草" 出現于三億年前
近日,龍巖武平中赤鄉一深山間,發現成片的“恐龍草”桫欏樹。
這片桫欏樹群,分布在中赤鄉萬營村塔下山,它們沿著山坳的一條溪谷生長,最大的直徑約20厘米,樹高約3米,形如巨傘,蔚為壯觀。據發現的村民介紹,起碼有五百株。
據了解,桫欏樹又名蕨樹、恐龍草,出現于3億多年前,是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在約1.8億年前,桫欏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與恐龍一樣,同屬“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志。
林業工作人員說,該地區海拔高,境內崇山嶺峻,溝壑縱橫,竹木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適宜桫欏樹生長。(報道時間:2014年12月23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