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縣雷峰鎮朱紫村的一處山地里,百草叢生,花紅柳綠,掩映在綠樹中的房屋別有一番情調,幾排用汽車廢棄輪轂和輪胎做成的“山門”更是吸引人的眼球。房間里還有用廢棄汽車零部件打造的日常用品,真稱得上“廢物利用”。
據主人陳先生介紹,他用了兩年時間以汽車零部件打造生活用品,純粹出于自己的愛好。陳先生是場地越野賽車的愛好者,今年40歲的他從學校畢業后到一家公司上班,兩年后離開公司自己創業,幾年來積累了一些資金,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田園生活。“我38歲就退休了,基本呆在山上,享受這份清新和寧靜,醉心一種別致的生活。”陳先生說,他把這里打造成賽車場,偶爾也會舉行一些比賽,與賽車手交流,同時也分享他的田園生活。
“這些走廊由摩托車車輪轂和輪胎做成,走在上面特有感覺。有的輪胎做成椅子或者裝飾品,汽車排氣管改造后做成燈飾……這些都是我的創意。我很早就喜歡汽車,也喜歡賽車的感覺。一些廢棄的汽車零部件被扔掉十分可惜,應該讓它們變成寶貝。”
“用賽車牌做包廂門牌號,太有趣了。”很多人被這里的創意所吸引,“機動車由于不具有保值功能應算作消耗品,其實,如果有足夠的創意和動手能力,汽車及摩托車上的不少零配件都能煥發二次生命,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金屬創意家飾。”陳先生說,昔日冷冰冰的廢鋼廢鐵都可以變成家居藝術品。
在客房里,廢舊賽車架和摩托車避震器巧妙結合成了舒服的床,美其名曰“車震床”,躺上去舒服安逸,別有一番味道;車轂和鐵管焊接起來,上漆后成了茶幾;還有排氣管做射燈,汽車燈做燈飾……無不是物盡其用。
陳先生說,其實這也算是一種環保的做法,由于零配件的重新“利用”,省去了報廢廠用來融化這些廢舊金屬所用的燃料,同時還擁有了精美的家居生活裝飾品,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記者 周長鋒 通訊員 李宏圖 文/圖)
輪轂做成的茶幾
廢棄部件做成的“車震床”
廢棄輪胎輪轂做成的門
鋼圈做成的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