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6日訊 昨天,84歲的阮精全老人第一次和全村60歲以上老人吃了頓豐盛的午餐,而這還是由一群他根本沒聽說過的“網友”請的客。
昨天上午9點,德化憨鼠愛心小分隊的車由德化城關集結出發,半小時后到達南埕鎮區,又一個小時后,才來到梓安村。到達前的23公里路,車輛翻越戴云山,看到窗外成片的毛竹林、沖天的合抱松樹,聞到沁人心脾的空氣,讓初來者心曠神怡。而城市中缺少的景致,卻是當地年輕人選擇離開此處的理由:這些東西,換不來錢,只能外出討生活。留下110位60歲以上的老人,獨守著大山深處的祖地。
用舊書桌拼成長飯桌,老人們吃著愛心網友精心準備的午餐
沒有小孩的學校 舊書桌拼成飯桌
“全村100多個老人集體過生日,這還是第一次,托好心人的福啊!”
壽宴擺在村部梓安小學里,這里十年前就沒有小孩讀書了,早就關了。
愛心小分隊的隊員們從村民家中,借來大大小小的鍋碗瓢盆,把教室里的舊書桌拼起來,塑料餐布鋪底,就成了長長的餐桌。這樣的飯桌,兩間教室共拼出4桌。每張長桌上,擺了30副碗筷和湯匙。
“來咯!吃咯!”一大盆熱氣騰騰的面線擺上桌,里面加有香菇、青菜、肉末作料,每個碗里還有兩個雞蛋,老人們圍坐在長桌旁,每人一碗,挨個盛面,一碗熱氣騰騰的雞蛋面線就成了。只聽到“呼哧呼哧”聲此起彼伏,老人們開吃了。
雞蛋面線只是開胃餐,還有燉豬腳、芥菜燉筍、酸菜燉肉和金針菇丸子湯,配著白米飯。
“飯菜都打好了,就坐著等吃,這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阮精全老人抹了一把嘴,往碗里夾了一塊肉,感慨地說:“全村100多個老人集體過生日,這還是第一次,托好心人的福啊!”以往村里的老人60歲擺壽宴,請吃的都是親戚朋友和鄰居。
午飯時分,一幅出自隊員的“梓安”藏頭字書法,交到梓安村老人協會會長阮明煙手中,“梓澤春草菲,安康鶴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