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館里縈繞著佛音茶香,引人入勝的佛像藝術與香品技藝、典雅清新的禪意生活、香氣四溢的品茶空間……10月11日-15日,2024德化首屆佛事用品展覽會在德化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展會規劃總展面積6000平方米,設1個主會場4個分會場,全面展示了佛事用品行業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打造宗教用品源產業專業貿易平臺。
展會現場,客商絡繹不絕
宗教題材作品 展現文化魅力
在德化陶瓷中,佛教人物眾多,諸如觀音、如來、達摩、文殊、普賢、羅漢、彌勒等,或坐或立,或躺或臥,形態迥異。
在德化縣玄韻陶瓷研究所的展位上,多件觀音題材作品就吸引了眾多參展商和觀眾的駐足欣賞,如《觀自在》系列作品,觀音坐于巨石之上,巨石底部翻滾的線條像是洶涌的浪濤,也似沖天的大火,反映了世間的嘈雜喧鬧,而觀音微微側頭,手無一物,以一種自然舒展的狀態,傾聽著人間百態,衣紋、動作、服飾,甚至是面部表情都被簡約泛化為流暢圓滑的線條,似乎將融于天地之間,無拘無束、超脫自然。
王祖掌介紹作品創意
除了傳統宗教題材的人物雕塑外,動物題材的作品格外引人注意。“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鹿有著健康、富裕、愛情等多種美好寓意。”玄韻陶瓷研究所負責人王祖掌介紹,作品《一路有你》中的鹿,化用佛教故事中的正義、善良、吉祥的化身,白鹿體態流暢,眉眼細長,頭頂雙角,趴臥于地,左腿前撐,回首獻禮,鬃毛無風自動,似藏身于森林原野中的救人于危難的九色鹿,懷有仁義之心,懲戒惡人。
《一路有你》系列作品
動物題材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
近段時間,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火爆,也帶動了以斗戰勝佛孫悟空為原型的系列陶瓷作品成為熱點產品。展會現場,德化縣華尊家居有限公司展出的孫悟空作品,觀眾絡繹不絕,人氣高漲。“大家對悟空都有一個英雄夢,產品自面市以來,一直是爆款。”負責人顏現華告訴記者,不止現場有很多人在問價,電話咨詢也不斷。
悟空題材作品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展會,眾多參展商與國內外采購商進行了深入交流與合作,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為參展企業未來的市場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行業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德化縣立足產業優勢,構建“會展+”生態圈,打造獨具特色的會展新名片,助力企業抱團拓展國內市場。今年至今,德化縣共組織近200家企業外出參加國(境)外展會、廣交會、進博會等重點展會15場次,助力企業接單;1-8月全縣陶瓷產業集群規模447.5億元,比增14.9%。
閩臺交流互動 共促融合發展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這場匯聚了佛文化精髓與現代工藝美學的盛宴,不僅是一次佛教藝術與生活美學的精彩碰撞,更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一次集中展示,為參展商與觀眾搭建了一座心靈交流的橋梁。
本屆展會,吸引了不少臺灣藝術家代表組團參展。展廳內,臺灣藝術家的參展作品錯落有致地陳列著,涵蓋佛像雕塑、茶器、佛事工藝品等多個品類,為這場文化盛宴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參展的同時,臺灣藝術家代表還與德化縣陶瓷藝術家及愛好者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分享陶瓷藝術創作心得和技藝經驗,這種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不僅增進了閩臺藝術家之間的友誼,更為閩臺陶瓷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很早就關注德化的一些陶瓷作品,讓我很驚艷。希望在今后德化舉辦的這類交流展售會上,能組織更多臺灣藝術家過來展覽,做互動交流。”臺灣工藝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武表示。
10月12日,德化縣還組織開展德臺陶瓷文化藝術交流座談。座談會上,德臺雙方互贈禮品,并就兩地陶瓷文化的歷史淵源、工藝傳承、文創發展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臺灣藝術家代表紛紛表示,德化縣陶瓷文化源遠流長,陶瓷技藝精湛,希望德臺雙方能夠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閩臺陶瓷文化藝術的交流與發展。
中華優秀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葉志誠表示,這是他第一次來德化,看到很多不同的專研陶瓷的制作技藝,希望借由兩岸的交流活動,把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創造不同的文創產品出來。葉志誠還指出,藝術創作不能守舊,既要有傳承還要有創新,從內容到形式,從題材到技法,從風格到意趣,都要創新,才能讓傳統技藝煥發新彩。
近年來,德化縣依托兩岸深厚的陶瓷文化淵源,通過舉辦閩臺陶瓷文化節、開展德化海峽兩岸大學生設計工作坊、成立閩臺歷史文化研究院德化分院等舉措,不斷擴大德臺陶瓷文化研究、藝術創作、工業設計等交流合作,助力打響世界陶瓷之都金字招牌,共同擦亮陶瓷這張“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林婉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