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溪縣鳳城鎮先聲社區居委會計生協會會長林秀強,不少居民會豎起大拇指稱贊:“他是一個熱心人,幫助了許多人。”
老支書林秀強退休后仍為計生工作發余熱
發揮余熱 建起人口計生活動中心
今年63歲的林秀強曾擔任先聲社區居委會30多年的主任、書記,3年前退休,現在還擔任社區計生協會會長,繼續發揮著余熱。在他的努力下,先聲社區的計生工作一直搞得有聲有色,對計生戶、二女戶更是幫扶、關愛有加。
林秀強在任期,對先聲社區的奉獻很大,社區資產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如今已達1億多元,擁有著無數的店面。更讓群眾津津樂道的是,這兩年,林秀強又做了一件大好事:投資145萬建起了一座三層樓的社區人口計生活動中心。
這本是一塊閑置的廢棄地,是衛生死角,垃圾遍地,蚊蠅肆虐,每次衛生檢查時,都拖了后腿,建起社區人口計生活動中心,既讓留守老人和婦女兒童增添了休閑、娛樂、健身的場所,一樓店面、二樓對外出租,每年還為社區增加了幾十萬元的收入,真可謂一舉兩得。活動中心占地1300多平方米,乒乓球、麻將桌、臺球、象棋、撲克、電視一應俱全。這里成了老人們及婦女兒童的精神樂園。
去年暑假,社區獨生戶謝某、陳某夫婦帶著讀初二的兒子去白水洋旅游,回來后兒子突發病毒性腦膜炎,送廈門醫院搶救,28天后死亡。謝某只是普通的上班族,妻子沒有工作,家庭條件一般,為了給兒子治病,前前后后花了幾十萬,讓這個家庭債臺高筑。林秀強知道后,多次往返縣民政局、計生局、慈善總會幾家單位之間,為謝某夫婦爭取到4萬多元的補助款,讓這個家庭多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曖。
中年失獨,人間悲劇。唯一的兒子突然離世,這讓謝某、陳某夫婦難以接受,那段時間,林秀強經常到他們家開導、勸解,給予了他們精神上的安慰,讓謝某、陳某夫婦盡快走了陰影。
此外,在林秀強的強勢推動下,幾年前先聲社區率先在全鎮落實《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的獨生子女戶“在分配集體經濟收入、享受集體福利、劃分宅基地時,增加一人份額”的優待獎勵措施,讓社區群眾切身感受到實行計劃生育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路見不平 向弱勢群眾伸援手
幾十年來,林秀強不僅對社區居民傾注了大愛,遇到素不相識流落到先聲片區的外來流入人口,他也一視同仁,伸手援助之手。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林秀強路經社區居委會附近的天橋,看到橋下有一個40多歲的男子蹲在地上哭泣,男子左手沒有手腕,是個殘疾人。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林秀強猜想男子一定是遇到了什么為難事,以至當街慟哭,于是上前詢問。
男子告訴林秀強,他姓何,湖上鄉人,娶了個貴州籍老婆,生育了一個女兒,夫妻倆都在美法工業區打工,一次在上班時,因操作不慎,他的左手自手腕下被機器切掉,老婆嫌他成了殘疾人,與他離了婚,法院將孩子判給了他撫養。現女兒已經七歲,到了入學的年齡,為了女兒入學,何某跑了好幾所小學,但均被拒之門外,眼看開學在即,女兒卻報不了名,求助無門的何某越想越傷心,于是忍不住就在街上哭了起來。
林秀強決定盡力幫助這位無助的父親。他馬上給美法村村委會負責人打電話,要求對這個小女孩給予安排,可是這位負責人告訴他,這事他也愛莫能助,還有好幾個孩子上學都安排不了。
于是林秀強帶著何某來到縣教育局找領導,經過一番努力,終于解決了何某女兒入學的問題。林秀強松了一口氣,還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讓何某如果有困難,可以來找他。
此外,林秀強還是安溪縣象棋協會會長,今年春節期間,該協會成功舉辦首屆鳳城鎮“優生杯”象棋比賽,吸引了全縣數百名象棋愛好者參加,通過比賽的方式,宣傳人口計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林秀強一心撲在人口計生人工作,在平凡的崗位默默地奉獻自己的力量,多次獲市、縣“優秀共產黨員”、“關心支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計生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記者 羅劍生
俠骨丹心 樂于助人傳佳話
“老會長就是這樣的人,對群眾非常熱情,心里始終想著別人。”鳳城鎮計生辦主任告訴記者,不管是誰遇到困難,林秀強都是有求必應,盡最大的努力給予幫助。
今年藍田鄉有一個貧困計生戶家庭,孩子成績優異,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但由于孩子的父親身體不好,家庭困難,孩子的伯父在鳳城鎮工作,找到林秀強,他二話不說,通過縣關工委給爭取到了3000元助學補助。
對于經常熱心助人的林秀強來說,這些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有些甚至都忘記了。可是對于社區獨生戶林某來說,老會長20多年前救了他唯一兒子的命,救命之恩是終生也是不能忘的。每年的大年初一,林某都會帶著兒子來到他家拜年,感謝他對兒子的再造之恩。
林某是個殘疾人,幾代單傳,一家人視唯一的兒子為掌上明珠。1994年,林某15歲、上初中的兒子突然流鼻血暈倒,醫院診斷是先天性心臟病,得立即轉送福州大醫院治療。一籌莫展的林某夫婦哭哭啼啼地找到林秀強請求幫忙,他馬上電話聯系認識的縣醫院一個主任醫師,這位主任也是位熱心人,立即幫忙聯系上了福州一家醫院。林秀強又聯系了車子,并親自護送到福州,為了讓林某夫婦能輪流休息,他又在醫院外為他們租了一個房間。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林某的兒子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