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山村的村民們學跳廣場舞,只是沒有指導,步伐顯得凌亂
閩南網7月2日訊 段軍東來自軍人世家,兩代人的大家族里就有13個軍人,他的做事風格也無不透露著一個軍人的利索勁。
以前在原單位,就是管管手下員工,管管公司業務上的事。“我的父母、阿姨、舅舅們,全都勸我要來駐村,他們說這就像當年去當兵一樣,是一種磨煉。”這次駐留山村,他覺得背后有無數雙眼睛看著自己,“如果不做點事,心里不踏實。”
雖然很多項目還在籌錢,但事情必須先做。段軍東憑著渾身熱辣辣的一股勁,在駐村的短短兩個多月內,已經做出了些眉目:拓寬村里2公里的水泥路,已經動工了;蔬菜基地也選好地,推平只等播種了;文化廣場的規劃設計圖紙設計了兩遍,終于可以進入下一步;第一次選6名優秀學生特送到縣城接受更好教育……
這些才剛開始,留山村可不打算那么容易“放過”這位駐村書記。
段軍東記得剛到村里第一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村長,聽說省里派來個駐村干部,就拿著一張紙,跑到村委會找他。段軍東接過一看,里面寫滿了對村里的規劃和展望,總預算3600萬元。“一看到這個數字,我都嚇死了。”段軍東說,這是村民們對他的期望,他感覺壓力很大。
段軍東扶貧,不僅停留在物質上,還有精神扶貧。目前,他有兩件心頭事,比較急。
第一,他希望村民學跳廣場舞豐富下夜晚生活,不會寂寞得要跟蚊子做伴,因此,如果有專業的舞蹈老師,到村里領舞帶個頭最好;第二件是關于孩子們,學校圖書館里的書,差不多都被看過了,希望有愛心人士捐贈一些課外讀物,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村主任潘文燦開玩笑說段軍東是個“粗人”,沒想到,他卻給村里帶來許多驚喜。而段軍東甚至不敢想,三年后,這個村子會變成什么樣,“也許那時候,我都舍不得離開了”。
為先
退茶還蔬搞起來
為其他村做示范
100多畝的蔬菜基地,都已經平整,分布在留山村往鎮區道路的兩側,地勢較低,交通方便。這里原來是一片茶葉地,一臺挖土機在空地上作業,因為遇到雨季,施工比較緩慢。“很快就可以投入種植蔬菜了,考慮要種些大白菜,生長期比較短,一年可以種幾季。”段軍東說做就做的率直個性,首先把“退茶還蔬”搞了起來。
之所以要做“退茶還蔬”,留山村村主任潘文燦說,這兩年來,種茶收益比較低,政府也有“退茶還蔬”的鼓勵政策,有一定的補助,但周邊許多村村民一時還接受不了。留山村決定先在他們村做示范,再帶動其他村子,甚至整個鄉鎮。
很快,段軍東就請了省里的蔬菜專家,到留山村做調研,還形成一份書面報告。這個蔬菜基地做起來,一來可以解決村里的一些勞動力,二來還可以創收。
“蔬菜基地分三期,第二期200畝”,接下來,段軍東還要考慮這些蔬菜要銷往何處。他已經開始聯系自己認識的朋友,聯絡一些超市,看能不能收購他們種植的蔬菜。
“沒錢也要搞,先搞了再說。”段軍東已經計劃,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想辦法為各個項目籌集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