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工作原因常年在外,主題教育一開始,社區書記就聯系了我,給我寄來了學習資料,讓我在外地也感受到了黨組織的關懷,給社區點贊!”安溪縣鳳城鎮城東社區流動黨員王婉梅說。
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溪縣全面開展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排查,靈活采取“線上+線下”方式,確保流動黨員在主題教育中全覆蓋、不漏學、見效果。
精準摸排清底數
安溪縣委組織部下發開展流動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的通知,發布《致全縣流動黨員的一封信》,推動各基層黨組織采取“流出地+流入地”雙向聯動方式,全面摸排流動黨員,動態更新流動黨員信息庫,做到流動黨員底數清、情況明。針對流出黨員,向流入地黨組織發送商請函,引導流出黨員及時到流入地黨組織報到,并通過電話和微信群持續加強流動黨員管理聯系,確保流動黨員與黨組織時刻保持聯系,不斷夯實教育管理基礎。比如,劍斗鎮建立商請機制,主動發函對接流入地黨組織,商請協助組織流動黨員就近就便參加主題教育;城廂鎮選派政治覺悟高的黨員與流動黨員一對一聯系,并結對共學,督促和幫助流動黨員做好主題教育理論學習。
豐富載體促學習
針對流入、流出黨員的不同特點,建立健全線上線下學習教育機制,通過微信群、視頻會議、微信公眾號等推送學習資料及主題教育相關信息,依托學習強國、公眾號專欄等平臺引導流動黨員開展線上自學。充分利用中秋、國慶節等節假日流動黨員回鄉探親時機,及時開展“送學上門”活動,組織流動黨員參加集中學習,開展交流討論,通過暢通學習渠道、豐富學習載體,持續為流動黨員“充電賦能”。比如,鳳城鎮經常性在流動黨員微信群推送學習材料,推動鎮內流動黨員全面強化自學;尚卿鄉通過搭建“線上”學習教育“微”平臺,引導流動黨員在微信群里交流學習心得;湖頭鎮為轄區內流動黨員郵寄學習材料、“送學上門”等方式為流動黨員線下助學;安溪縣委統戰部組織異地商會黨支部書記在上海開展主題教育培訓會。截止目前,全縣各級黨組織為流動黨員郵寄贈送主題教育學習資料3000余套,開展送學上門活動120余次,確保每位流動黨員在主題教育中“不缺課、不漏學、不掉隊”。
創設陣地強管理
為最大程度方便城區流動黨員能就近就便參加組織生活,安溪縣在原有流動黨員聯絡站的基礎上,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在城區黨群服務中心、“黨建+”鄰里中心、流動黨員聚集中心等選址設立18個流動黨員聯絡站,明確黨支部書記擔任聯絡站第一負責人,選拔有黨務工作經驗、號召力強的流動黨員擔任聯絡點召集人和聯絡員,采取“一月一主題”的模式,常態化開展集中學習、議事決策、主題黨日等,鼓勵流動黨員們積極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助推鄉村振興。截至目前,累計開展主題活動27場次、收集意見建議36條、化解矛盾糾紛13件,流動黨員聯絡站的設立,確保流動黨員管理不掉線、教育不缺失、流動有作為。比如,桃舟鄉在城區中心商鋪設立流動黨員聯絡點,方便桃舟鄉在城區流動黨員參加學習、活動;白瀨鄉在城區流動黨員聚集地,設立鄉級流動黨員服務中心,與屬地參內鎮黨委聯合開展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讓流動黨員有處學、有處議、有處干。
激發熱情助發展
在主題教育中,結合流動黨員技能特長,積極開展“立足崗位作貢獻”活動,引導流動黨員在推動發展、基層治理、服務群眾中主動作為、擔當有為。提供就業信息咨詢、技能培訓、子女托管等20余項“定制化”服務,不斷增強流動黨員認同感和歸屬感,在企業和社會組織中廣泛開展流動黨員職業技能和營銷管理提升培訓活動,持續提升流動黨員專業技能。實施“雁歸”工程,利用節假日返鄉契機,召開座談會、推介會、分享會,吸引一批有致富能力、有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意愿的流動黨員,返鄉創業、抱團發展,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何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