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農業部公布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安溪縣榜上有名。佳音傳來,茶鄉沸騰,“借力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之東風,茶產業‘二次騰飛’如虎添翼。”
構建茶產業發展制高點
“安溪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以茶業為主導產業。”縣農茶局副局長謝景欣介紹,創建區域為西坪、虎邱、蘆田、龍涓、尚卿、官橋和龍門七個鄉鎮及城區工業園、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土地面積1154.52平方公里,42.83萬農業人口,23.62萬畝茶園,占全縣茶園面積的40%,囊括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物流、研發、人才、配套等全產業鏈的區域。園區涉茶總產值超90億元,占全縣涉茶總產值的61.25%;茶葉種植和產品加工年產值56.18億元,占園區總產值的62%。
緣何確定這些區域?謝景欣說,創建要求“產業園有明確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區域范圍”,安溪縣主要茶葉種植、加工銷售集中分布在縣域東南區域,區域內茶業產業聚合度高;區域內的中心城鎮龍門鎮作為安溪縣南翼新城區,緊挨閩南金三角中心城市廈門,區位交通優勢明顯。同時,由于傳統產業向電商領域延伸必不可少,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園、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對園區建設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茶學院科技、人才支撐作用明顯;城區工業園茶葉精深加工能力領先業界等原因,將兩個電子科技園區、茶學院和城區工業園作為園區產業鏈延伸、拓展與提升的支撐。
創建產業園申報成功,業界人士紛紛叫好。“創建產業園,將使安溪縣茶產業得到系統提升。”他們認為,產業園除發揮資金杠桿作用外,從源上講,它將構建中國茶產業發展制高點,打造茶產業發展高端平臺;而從惠民角度看,它又是一個創業載體,“產業園將讓農民在一、二、三產融合中獲得更多收益。”
縣農茶局局長陳志明表示,產業園將立足茶葉生態種植和產品加工這一特色優勢產業,以培育規?;藴驶?、生態化茶葉生產加工為基礎,以提高茶葉的供給質量和品牌效益,建設現代茶業為目標,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支撐,強化園區技術集成、產業融合、創業平臺、核心輻射等主體功能,“建設‘國家一流、華東領先’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引領安溪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搭建新平臺,為培育農業經濟發展新動能創造新經驗,為探索農民持續增收機制開辟新途徑,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新載體。”
投入18.2億元打造“五大區”
陳志明介紹,未來,安溪縣將按照“規模生產+加工轉化+科技集成+品牌營銷”要求,著力建設現代茶業引領區、現代茶業技術與裝備集成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區、創業創新孵化區、現代農業示范核心區,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茶產業“二次騰飛”。
建設現代茶產業引領區,做大做強主導產業。至2020年,園區將投入資金18.2億元,實施30個重點建設項目,圍繞“一心”“兩軸”“多園”,推動安溪縣茶產業由散點狀分布形態向區域產業極核中心發展,實現園區年產值120億元,引領中國現代茶業發展。
建設現代茶業技術與裝備集成區,打造高端平臺。通過國家茶葉檢測重點實驗室、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泉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茶葉園、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溪茶學院、EC產業園、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園、中國茶都市場、安溪品牌茶企總部區、18家茶莊園、27家市級以上創業創新基地等為依托,打造七個高端產業平臺,促進生產要素集聚,支撐帶動安溪茶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發展。
建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區,推進一體化發展。安溪縣將圍繞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縱向拓展上:加大產學研結合及科技武裝,深度開發花草茶、養生茶、茶酒、茶多酚、茶氨酸等茶葉功能性飲品及生物科技產品,豐富茶葉品類結構,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橫向拓展上:突出茶旅經濟和茶機制造,大力推廣發展“茶莊園+”開發模式,打造大型茶業綜合體,整合“絲路”文化資源,推動茶旅互動、茶旅共榮;加大茶機研發創新力度,打響“中國茶機·安溪智造”品牌。
建設創業創新孵化區,構建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園區擁有3家國家級龍頭企業、5家省級龍頭企業、359家SC企業、116家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準用企業、582家茶葉專業合作社、131個家庭農場,通過打造“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茶農(家庭農場)”利益共同體,帶動12萬農戶。
建設現代農業示范核心區,提升農業競爭力。2017年—2020年,新建高標準生態茶園2.1萬畝,推行統防統治茶園12萬畝;開展“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推廣營銷,助推打響安溪鐵觀音公共品牌;開展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營銷,打造一批高端個性產品;扶持龍頭企業,打造茶企航母編隊;推動中國茶業交易中心建設,探索茶葉大宗商品交易及鐵觀音期貨交易市場,進一步挺進傳統、新興、網商、海外和文創市場;探索“銀行+社會資本+重點項目”投貸聯動模式,成立縣級擔保平臺,抓緊構建茶山茶園價值評估體系,打通各類資本進入茶產業通道,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讓產業插上資本的翅膀。(陳小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