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剛直、清廉,一直是民之所盼、所敬。葉颙作為南宋時期被譽為“乾淳之治”時代的宰相,800多年來一直被他的家鄉人民所傳頌,成就一座巍峨的文化豐碑。至今在仙游縣文廟,藏有一塊“宋尚書左仆射正簡葉公神道”石碑。石碑上的“葉公”正是南宋孝宗時的宰相葉颙,“正簡”是宋理宗以“正事、正言、正道”之意,追授給葉颙的謚號。
正因為宰相葉颙,是“進思盡忠,守德愛民”的“清廉之臣”,入《宋史》列傳,稱其為“一時之選”,與宋代名臣蔡襄共同被祀于仙游縣名賢祠、興化軍名賢祠。惜時隔久遠,已少為人知。然其之廉潔、清正、淡泊,如其身居高位者,遍閱史書,卻鮮有可匹。“正事、正言、正道”,正是老百姓對“清官”“好官”的理解和希望。葉颙的出生地宋興化軍善化里,正是而今的仙游縣大濟鎮。
開展主題教育伊始,大濟鎮黨委、政府挖掘“廉文化”源頭活水,深刻把握“兩個結合”,推動文化“兩創”實踐,有序推進葉颙文化建設,推出一條“廉文旅”主題航線,誓讓葉颙精神“破圈長紅”,成為當地鮮明的文化地理標志,激勵今天的人們秉志明德、奮勇向前。
正事正言正道 德耀千年
據史料記載,葉颙(1100—1167),字子昂,宋紹興二年(1132年)張九成榜進士,官至尚書左仆射兼樞密使、宰相兼國用使、參政同知國用事等職。從大濟鎮邀請專家繪制的《葉颙故事》連環畫中可見,葉颙所到之處,為民請命、為民造福,深受百姓愛戴。
葉颙30個小故事,從勤學不輟、入孝出悌、襟懷坦白到改革稅制、愛民勤政、卓識遠見,從不計小過、敬賢禮士、愛民如子到急人之難、智勇雙全、體恤民情,從剛正不阿、為民請命、清正廉明到不畏強權、富民強州、大公無私,從除弊立新、知人善用、公正忠誠到清明敢諫、寬嚴相濟、移風易俗,從無欲則剛、寬容大度、節制有度到舉賢薦能、高風亮節、兩袖清風,讀來讓人振聾發聵、感慨萬千。
葉颙公正廉潔一身正氣,勤儉節約兩袖清風,是南宋時期難得的一位良臣。他的謚號“正簡”由此而來。無論是出仕地方還是在朝為官,葉颙把“正事、正言、正道”的內涵都詮釋得淋漓盡致,其德昭昭,光耀千載。
廉墻廉園廉官 賡續有道
穿越千年歷史風雨,葉颙的廉潔精神仍然照耀今人。當代21世紀出版社的《德育讀本》(2011年版),也將“葉颙赧賞”作為經典章節,用于教化當代學子。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來,仙游縣成立葉颙宰相廉政文化研究會,認真挖掘、研究整理葉颙廉政文化,打造仙游廉政文化品牌。葉氏入閩始祖宗祠也被列為大濟鎮廉政教育基地,傳揚清正廉潔之風。2022年,大濟鎮先后與廈門大學、華僑大學合作,組織仙游文史名人進一步考證葉颙相關歷史資料,圖文并茂大力宣傳葉颙文化,并完成葉颙文化建設規劃。
文化“兩創”的種子在木蘭溪兩岸落地生根、開枝散葉。2023年,大濟鎮黨委、政府以挖掘呈現“葉颙精神”為抓手、以建設廉潔水文化為抓手、以實施葉颙文化園項目為抓手,委托廈門大學李蔚青教授指導設計,委托華僑大學修編村莊規劃,全面推進葉颙文化建設,受到當地群眾的肯定和歡迎。
在注重“軟”文化內涵提升的同時,大濟鎮在“硬”文化基礎建設上下功夫。今年該鎮計劃總投資約200萬元,選址松坂溪安全生態水系親水節點,在南北廣場新建廉潔水文化墻,展示葉颙等16位歷史名人高風亮節的史實故事。
今年該鎮還在籌建葉颙文化園(一期),總體規劃已完成,停車場施工圖已完成設計,建設成為集歷史、文化、休閑、教育、觀光等多重功能于一體的文化之園,由此進一步提升“葉颙與清廉公忠文化”的影響力。
實施跨村聯建 煥發新生
大濟鎮活用“宰相故里、狀元之鄉”名片,盤活歷史名人文化資源。大濟鎮黨委書記林振滔介紹,該鎮發揮得天獨厚的歷史資源,打造大濟特色的“廉”文化名片。葉颙文化園一期以葉颙廉潔文化為抓手,重點推進廉潔文化公園、葉颙文化館等五大項目,弘揚葉颙廉潔文化。二期深入挖掘鄭遠、余立豐、鄭照、方公袞等廉官史實故事,對鄭遠故居、余立豐祠、鄭照祠堂等人文古跡進行修繕,連點成線。到2025年,創建省級廉潔文化示范基地,讓“廉”文化深入人心。
無形的廉潔文化,需要有形的環境和載體去呈現和傳播。大濟鎮探索實施“跨村聯建”新模式,創建“善化里·農文旅”示范片區,歷史名臣故居的溪口村、溪車村、古瀨村、龍坂村、烏石村、西南村等6個行政村抱團發展,把鄉村振興由“單打獨斗”向“合力作戰”轉變,推出一條“廉文旅”主題航線,做精一批“廉文旅”共富單元,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共同“跨”出共富之路。
為此,該鎮與華僑大學共建,委托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等6個學院專業師生團隊,協助完善6個重點村村莊規劃,推進空間規劃編制,進一步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促進空間科學有序高效利用;強化項目帶動、文旅產業發展相結合,邀請福建神旅文化產業集團謀劃葉颙文化園、松坂溪生態公園、宋代龍泉窯遺址等鄉村振興項目,充分挖掘各村居亮點優勢,細化文旅產業創建內容。
文旅資源讓廉潔文化煥發生機活力,為提升旅游業品質,大濟鎮在改造提升原有廉潔文化設施的基礎上,策劃一批文旅項目,如對溪口戰斗遺址彌峰寨、宋代古剎三禪寺、宋代石橋金馬橋、唐朝古剎南林寺等依照原貌修繕提升,對松坂溪、大帽山、溪口國有林場等自然風光進行美化亮化,連點串線全鎮景點,打造紅色教育+廉潔文化、自然人文風光深體驗、“文創+農特產品+研學”一日游等精品旅游線路,繪制大濟鎮全域旅游一張圖。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拓展‘廉文旅’融合的廣度和深度,實現廉潔教育與文旅發展相互促進、相互賦能,力爭早日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將‘善化里·農文旅’片區打造成為宜業、宜居、宜游的品質鄉村。”林振滔說。
鄭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