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開始,仙游縣的2667公頃油茶開山收摘,處處呈現豐收景象。目前油茶鮮果采摘已接近尾聲,豐收已成定局,預計今年的茶油產量將達630多噸,產值1.2億多元。
連日來,菜溪鄉、石蒼鄉、游洋鎮等北部廣袤山區,飽滿而圓潤的油茶果掛滿枝頭,村民們挎著竹簍穿梭在綠樹叢中,嫻熟地把油茶鮮果從樹上采摘下來。
“我家今年約可采摘800多公斤鮮果,顆顆飽滿結實,產油量高,曬干后能產油50多公斤,可增收近1萬元。”游洋鎮梧椿村老農陳玉庭說,茶油不僅是高品質的食用油,還是提煉加工化妝品、護膚品等產品的優質原料,油茶種植帶來了好收益。
“油茶籽油被譽為‘東方液體黃金’‘東方橄欖油’,且果殼可以做污水處理劑,油茶枯餅可以提取茶皂素,可謂全身都是寶。”仙游縣林業局營林股負責人陳威介紹,油茶具有一次種植、多年受益的特點,穩定收獲期長達80年以上,效益十分顯著。他說,茶油市場價可達180元-240元/公斤,每公頃油茶盛產期有6萬元以上收入,且市場需求旺盛。
仙游縣油茶栽培歷史悠久,游洋、菜溪、石蒼、鐘山、社硎、西苑等北部山區鄉鎮,地理氣候有利油茶生長,純天然野生油茶林多且有數百年粗加工茶油的傳統。
為大力發展這一特色產業,仙游縣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堅持“以生態興產業、以產業促生態”的綠色發展思路,將油茶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和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并制定了發展規劃。近些年來,該縣林業等部門通過出臺扶持政策、抓好基地建設、推動品牌創建和“新種+低產改造”兩輪驅動等措施,采取“以獎代補”形式引導油茶種植加工業向產業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推動油茶產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
仙游縣林業局局長邱金宇介紹,該縣整合各類惠農強農資金補助,重點打造菜溪、游洋、鐘山、西苑等現代農業油茶示范基地,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油茶合作社經營、大戶承包經營和聯戶經營等模式,涌現了油茶開發公司、種植合作社63家,種植大戶90戶,共帶動全縣近萬戶農戶致富,煥發了油茶產業的新生機。
在促進油茶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中,為解決油茶苗木供應問題,該縣林業局聯系省林科院與菜溪鄉聯手,在菜溪鄉建成油茶良種繁育基地,每年出產長林系列、閩優系列及龍眼茶系列等優質油茶苗木20萬株。
此外,該縣林業、科技、婦聯等部門邀請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專家或“土專家”等,走進田間地頭組織科技培訓,培育科技示范戶,提高油茶產量和品質。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建立茶油直銷店、發展電商拓寬銷路,還在油茶產品精深加工、科技研發等方面,加快培育產業主體,促使象星、菜溪、修園等一批油茶專業村生產的“古邑山油茶”“菜溪油茶”“金石花開油茶”等油茶產品品牌,以品質純凈、色清味美的鮮明特色走俏省內外,成為廣大林農致富的“黃金果”和鄉村振興的新希望。(陳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