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4日訊(通訊員 魏庭飛 林藝玲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日前,“漳浦河鲀”憑借其獨特的生態養殖模式和卓越品質,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經過多年的發展,漳浦縣佛曇鎮的河鲀產業已初具規模,年產河鲀3000噸,產值高達3億元,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近日,在佛曇鎮東坂村藍區養殖基地,養殖人員坐在船上緩緩接近河鲀池,熟練地揮動網兜,迅速而準確地罩住幾只河鲀。當他提起網兜時,里面不僅有圓滾滾的河鲀,還有幾只蝦和花蛤。
據東坂村藍區養殖基地負責人戴文理介紹,他們采用魚蝦貝混養的養殖模式,所養殖的貝殼類生物花蛤,能夠發揮凈化水質的重要作用,養出的河鲀和魚蝦也格外健康。
“漳浦河鲀”之所以在市場上樹立起良好的信譽,得益于國家權威部門的認證與監管,以及全程可追溯的嚴謹管理,從源頭到餐桌,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讓大家吃得安心,品得放心。
“我們養殖的河鲀來自經農業農村部審批的養殖河鲀魚源基地認證和國家市監總局備案的加工企業,具備了合法的加工資質,做到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資質是合法、平安有保障、質量有保證。”漳州市河鲀協會會長戴云峰介紹,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可以清晰地掌握河鲀的來源、養殖者、養殖地點、加工者以及銷售去向等信息。
近年來,漳浦河鲀產業持續創新發展,成功開發出河鲀御酒、河鲀化妝品、河鲀魚丸魚餃等一系列產品。這些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尤其供應至江蘇、浙江、上海、北京、湖北等省市。
戴云峰介紹,河鲀的膠原蛋白含量比其它海鮮高出不少,實驗結果顯示從鮑魚和海參中提取的膠原蛋白僅為3.1‰左右,而河鲀的膠原蛋白含量可達10.06‰,是鮑魚和海參的3倍多。
“漳浦河鲀”入選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不僅是對該產品品質的認可,更是對其生態養殖模式的肯定。這將有助于打響“漳浦河鲀”品牌,對開拓全國市場、推動河鲀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