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27日訊(通訊員 韓曉婷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記者從漳州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截至7月26日12時,漳州全市3372艘在冊海洋漁船和21324艘鄉鎮船舶全部在港避風,船上人員和沿海養殖漁排上人員全部撤離上岸。
為全力織密筑牢漁業防御臺風安全網,7月26日,漳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在此前派出4個指導服務工作組的基礎上,增派3個工作組,全覆蓋指導9個沿海縣(區)、開發區(投資區)做好漁業防御臺風工作。
第一指導組(漳浦縣)
指導組會同縣委工作組查看漳浦縣整美漁港、岱嵩漁港防臺風情況,會同縣海洋與漁業局及六鰲鎮政府現場核查六鰲漁港內漁船及養殖漁排上人員撤離情況,到舊鎮城外村、白沙村檢查漁船在港避風情況,現場查看部分池塘養殖管理房情況,重點強調要做好沿海池塘養殖管理人員安全轉移工作。
第二指導組(云霄縣)
指導組到縣海洋與漁業局分析研判此次臺風對漁業安全的影響,通過“海上漳州”平臺查看漁船和鄉鎮船舶在港避風和船上人員、養殖漁排上人員撤離情況。到云霄礁美二級漁港、人家二級漁港指導防抗臺風工作,現場檢查指導漁港設施和陸上配套附屬設施、漁船管控點以及管理房如何除險加固、整改排除隱患風險。
第三指導組(龍文區、臺商投資區)
指導組到龍文區了解漁業防臺風各項工作落實情況,通過系統平臺查看漁船在港避風和船員撤離上岸情況,并到小港、新石洲等停靠點現場核實。到臺商投資區防汛指揮部同管委會領導會商船舶防抗臺風工作;到區農林水局查閱船舶進港避風和防控臺風落實情況;到南門停靠點現場檢查船舶進港避風情況,核實船舶數量。
第四指導組(東山縣)
指導組先后到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局、西埔鎮冬古漁港、銅陵鎮大澳中心漁港、陳城鎮澳角漁港和宮前漁港、陳城鎮政府、前樓鎮下西坑漁港等地,實地檢查2個監控平臺、電話抽查3名網格員、檢查4個一線中隊、查看5個漁港內漁船和鄉鎮船舶人員撤離上岸情況,督促縣局、有關鄉鎮將外地市船籍港的64艘漁船人員及時通知到位、撤離到位、排查到位。
第五指導組(龍海區、漳州開發區)
指導組與龍海區海洋與漁業局會商研究漁業防臺風風險點,到石碼錦江道指導檢查防抗臺風情況,到紫泥鎮吊橋邊船舶臨時停泊點指導漁船加固工作,現場發現2艘漁船存在加固不牢的安全隱患,已要求該鎮通知船主并跟蹤落實整改。到漳州開發區督導鄉鎮船舶回港情況,通過航拍了解37艘鄉鎮船舶和1艘在冊漁船停泊避風位置。
第六指導組(古雷開發區)
指導組先后深入古雷鎮岱仔碼頭、大坪嶼附近海域、沙西鎮北旗村、白衣村、杜潯鎮湖里村、霞美鎮北江村、后寮村開展漁業防范臺風工作指導服務。在海上養殖漁排指導漁民群眾搶收減損,督促按時撤離回港避風。實地檢查鎮、村落實防臺風宣傳、船進港、人上岸、網格化管理和應急物資儲備等工作,走訪各避風碼頭、岙口,檢查值班值守和船舶錨固情況。
第七指導組(詔安縣)
指導組先后到詔安縣橋東鎮、梅嶺鎮、田厝漁港、金星鄉開展漁業防臺風工作指導,利用“海上漳州”平臺查看各漁港漁船實時動態,抽查岙口管控及值班值守情況,到漁港督導“船進港、人上岸”情況。電話隨機抽查5個鄉鎮5名漁業網格員,均能說明掛鉤船舶數,并釆用入戶、電話、短信等方式提醒漁民履行防臺主體責任,未發現瀆職現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