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8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天皇當地時間本月8日下午3點通過視頻表達了作為象征天皇關于公務的想法,顯示出欲實現生前退位的強烈愿望。
講話全文
考慮到自己已82歲、身體逐漸衰退的情況,天皇稱“擔憂或難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征天皇的公務”,向日本國民謀求理解。
天皇強調公務的重要性稱,“衷心祈愿象征天皇的公務能穩定持續下去”。
為實現生前退位,需要修改《皇室典范》等。日本政府已在水面下進行研究,預計今后將為完善法律正式展開討論。
根據日本《憲法》,天皇沒有參與國政的權限,因此天皇表示“不具體觸及現行的天皇制度,談談作為個人的想法”。
以此次表態為契機,日本天皇透露2012年接受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后開始感覺體力減弱,表示“開始思考當出現難以像以往那樣履行繁重公務時,應當如何安置自身,對國家、對國民,以及對我身后的皇族而言才是適當的方式”。
日本天皇還談及減輕公務負擔的對策,稱“無限縮小國事行為及公務或許很難”。盡管當天皇健康狀態嚴重不佳時可設置攝政一職,但天皇就此闡述否定想法稱“天皇持續不能履行理應完成的公務,直到生命終結其作為天皇的身份始終不會改變”。
據了解,日本《憲法》規定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征、是日本國民統合的象征”,天皇的國事行為包括:(1)任命內閣總理大臣(首相);(2)任命最高法院院長;(3)公布法律及條約;(4)召集國會;(5)解散眾議院;(6)公告舉行國會議員大選;
(7)認證日本國務大臣等的任免及大使的國書;(8)認證大赦等免除執行刑罰及恢復權利;(9)授予榮譽稱號;(10)認證外交文書;(11)接受外國大使等;(12)舉行儀式;(13)委任國事行為。除此之外未提出作為象征天皇應履行的其他行為。
但在上述國事行為外,公共要素較強的工作也包含在公務當中。具體如出席在皇宮舉行的各種儀式,訪問及視察災區等日本國內各地,以增進友好為目的的國外訪問,在皇宮內插秧等繼承傳統文化的活動等,涉獵十分廣泛。而宮中祭祀儀式則被視為私人活動。
新華國際
【新華社快訊】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明仁天皇8日在視頻講話中表示,由于身體原因,很難履行自己的職責。這暗示他可能提前退位。
據朝日新聞報道,當地時間8月8日下午3時(北京時間下午2時),現年82歲的日本明仁天皇發布視頻講話正式向日本國民表明“生前退位”意向。
天皇“生前退位”在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的現代歷史上尚無先例。
日本現行的《皇室典范》中并無有關天皇“生前退位”的規定,因此,若要實現明仁天皇在生前傳位給皇太子的想法,就需要修改法律或特別立法。
日本共同社稱,此前明仁天皇已向日本宮內廳表達了未來數年內讓位于皇太子德仁親王的“生前退位”意愿,并表示“天皇作為憲法規定的日本象征,應該由能夠充分完成這一職責的人來擔任”。據悉,日本政府已在今年6月設立了非正式小組展開討論,天皇今日正式表明想法之后,將正式推進協商。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前表示,將會在明仁天皇發表意向后,通過評論等方式表明日本政府接受天皇退位決定的態度。
日本共同社本月最新進行的全國緊急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對于現行日本《皇室典范》中未作規定的天皇“生前退位”,85.7%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認為天皇公務過多的受訪者達到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