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對亞洲經濟體意味著什么?
彭博社報道,倘若英國脫離歐盟,幾乎必將在歐洲掀起一場狂風巨浪,而這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經濟體而言,恐怕影響要溫和得多。
這是倫敦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報告里得出的結論。報告稱,在英國退出歐盟的情況下,整個亞洲的GDP最多因此減少0.2%。
凱投宏觀的研究是基于倫敦智庫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對最糟糕情形的假設,后者稱,若英國退歐,則英國從全世界范圍內的進口將在兩年時間里減少25%。
凱投宏觀高級亞洲經濟學家Daniel Martin表示,目前對英國出口僅占亞洲國家GDP的0.7%,“即便英國進口下降25%,亞洲GDP因此減少的幅度也不到0.2%。”
Martin表示,僅有少數幾個亞洲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會受到顯著影響。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與英國貿易往來更密切的香港,另外還有柬埔寨和越南等。
“除商品以外,香港對英國的服務出口相當于GDP的2.3%,”他說道。
Martin總結道,英國退歐只會對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帶來有限的影響,該地區面臨的主要風險來自別處,例如中國經濟急劇放緩的可能性,以及部分國家的債務泡沫破滅等。
凱投宏觀在另一份報告里寫道,英國退歐對中國這個亞洲地區最大經濟體的影響同樣很小。Chang liu和Julian Evans-Pritchard在6月17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中稱,對英國出口僅占中國GDP的0.5%。
“中國也能很好應對英國退歐之后帶來的金融市場下跌,”他們寫道。“因為中國資本項目很大程度上還沒有開放,因此中國與海外的金融聯系還很有限。同時中國有很高的外匯儲備,意味著若人民幣再度承受下行壓力,政府可能出手支持。”
4、如何影響各類資產?
首先,來看花旗對各主要幣種進行的情景分析:
英鎊兌美元目前已經較上周四觸及的1.4013一度反彈逾600點,距離較花旗集團(Citigroup)報告所給出的‘極端’匯率預期值1.4799不到200點。
知名財經博客Zerohedge稱,需要清楚的是,花旗所給出的兩個極端水平——公投結果為脫歐,英鎊兌美元恐最低跌至1.2777,與公投結果為留歐,匯價最高或漲至1.4799——目前,英鎊兌美元交投于1.46一線,這意味著,截至這一刻,外匯市場押注留歐派獲勝的幾率高達88%。
1),全球匯市如何走?
英鎊:在G10和新興市場貨幣中風險暴露最大的貨幣,英國政治和經濟的不確定性或將令英鎊持續疲軟。任何關于英國首相卡梅倫以及英國倫敦市市長Boris Johnson的聲明將備受市場關注,從而也決定了英鎊的短期走勢。
外匯市場再次開啟了被稱為“風險承擔、風險規避”的模式,即市場波動與基本面的關系降低,更多受到全球市場人氣的推動。這也折射出英國國內兩大陣營的拉票活動最近幾天日益國際化,從日本、瑞士到美國的決策者加入了英國央行行長卡尼的行列,公開警告退出歐盟可能對市場和經濟造成的后果。
丹麥盛寶銀行駐丹麥赫勒烏浦的外匯策略主管John Hardy表示,“如果風險規避的誘發因素足夠大的話,往往會出現避險情緒的蔓延,這是市場的特性。”Hardy曾在今年2月份就英國公投對歐元構成的風險發出警告,他預計英鎊兌美元到年底將走軟逾2%,至1.4000。
歐元:由于市場將開始討論歐洲的團結以及是否有其它國家追隨英國想要脫離歐盟等問題,從而預計歐元最初也將承壓,在最初承壓之后,歐元兌美元可能會在1.05水平企穩,因為歐元區的全球貿易帳處于盈余狀態,且較低的市場風險偏好將致使歐洲很難找到合適的海外投資機會,從而將會阻止歐元的進一步下滑。
日元:摩根士丹利傾向于做多日元,因為全球避險情緒的升溫將會推漲日元,且日本投資者會從歐元區撤出資產,并向全球股票市場配置對沖投資組合。
瑞郎:起初將會走強,因為英國退歐是歐洲的風險相關事件,預計瑞士央行將會出手對瑞郎進行干預防止波動加大,但并不會真正打壓瑞郎,摩根士丹利表示,其認為如果在一天之內,歐元兌瑞郎跌破1.05,預計瑞士央行將進行干預。
加元、紐元以及澳元:所有的這些貨幣與英國貿易投資關系相對并不密切,因此預計在第一輪,英國退歐沖擊之下,這些貨幣表現將“相對”穩定,但是,更重要的是全球風險環境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所造成的影響。由于中國與歐盟的貿易往來較大,因此全球貿易放緩將會率先施壓上述三種貨幣中的澳元。
2),全球股市如何走?
歐洲股市:歐洲股市可能有10-15%下跌空間,金融股沖擊最大。如果英國退出歐盟,英國股市可能大幅下跌,英國經濟中短期面臨投資和消費下滑,企業盈利受到負面沖擊。雖然英國上市公司僅25-30%的收入來源于國內,不過金融服務業有超過40%收入源自國內,英國金融股PE12-13倍,PB0.9倍(高于歐債危機時0.7倍、金融危機時0.5倍),即使考慮到英國央行的干預,金融股仍首當其沖會遭到拋售。
MSCI歐洲指數:MSCI歐洲指數目前比過去三個月平均值低4.5%,基于“若英國退歐,歐股將會下跌15%-20%”的假設,該指數還將下滑10.5%-15.5%。目前MSCI歐洲指數為1278點,若投票結果為留歐,該指數可能回升5%-10%。如果按過去3個月平均值預測,該指數將上漲9.5%-14.5%,即1450-1472點。
斯托克500:現時水平為2830點。若投票結果為退歐,將跌至2400-2550點;若留歐,則將升至3150-3300點。
英國股市:富時100現時水平為5967點,若投票結果為退歐,將跌至5000-5300點;若留歐,則將升至6500-6800點。更依賴國內需求的FTSE250指數沖擊可能大于FTSE100。歐盟前景的不明確將使風險溢價大幅上升,并波及全球其他股市。歐洲股市整體 PB1.6倍(過去五年中值水平),PE18倍估值略貴,歐洲股市可能有10-15%下跌空間,金融股沖擊最大。投資者可通過降低倉位、購買CDS衍生品(如itraxx)等進行對沖操作。中期來看,相對看好美國和新興亞洲股票市場。
英國退歐會對金融市場和全球經濟帶來沖擊,但考慮到英國與歐盟貿易關系的重構并非割斷,英國即使退歐也并不構成系統性的全球重大風險,全球經濟不會因此陷入衰退。當然,事件性風險仍存在不確定性,建議投資者對沖風險,或等塵埃落定后再操作。如果英國留在歐盟,風險資產會小幅反彈,歐洲金融股會明顯受益(當前英國和歐盟金融股PB回落至接近歐債危機時的水平)。
美國股市:買入美國大盤股。富國銀行全球資產首席策略師Scott Wren在CNBC的Futures Now欄目表示,“若公投結果為退歐,我們希望客戶購買美國大盤股。幾周之后,當噪音與波動不再,人們會后悔當初沒有買入股票抄底。”
Wren認為,無論公投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未來一年至一年半的國內或全球經濟走勢。不僅如此,他還預測,年末的標普500指數在2190點至2290點之間,比目前的水平高出9%。
“對于散戶而言,美國股市一直是避險的天堂,過去五年與現在都是如此。投資者需要參與美股交易。投資者應當繼續投資,且不懼于此,”Wren補充,“對投資者而言,可選消費品、工業股、科技股和醫療股的收益都很可觀。”
從收益率的角度看,美國大盤藍籌股也是比較好的選擇:美國大盤股的股息率大概在5%,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僅1.64%。收益率差的因素包括信用溢價等,但是目前全球債券泡沫嚴重,嚴重被高估,因此相對而言,美國大盤藍籌股還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中國股市:英國退歐會從匯率、流動性和風險偏好渠道對A股產生影響。英國留歐,如果英鎊回升0.5元/磅,對上證指數的提升大概在5%左右的幅度;如果英鎊上升1元/磅,對A股的提升作用大概有10%左右的幅度。英國退歐,如果英鎊貶值1元/磅,對A股的打壓作用大概有10%左右的幅度。
匯率渠道。英國退歐首先通過匯率渠道來影響A股。英國退歐首先沖擊到英鎊和歐元的匯率,英鎊和歐元的匯率都會貶值,美元升值,進而帶動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在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下,資本外逃,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資產配置可能會推遲或者減小,都會形成不利的因素。從板塊來看,持有歐元資產和英鎊資產的外貿企業、銀行業受到的影響較大。
流動性渠道。英國退歐會導致英鎊和歐元大幅度貶值,英國和歐盟主權債務風險升高。英國和歐洲的金融市場將發生動蕩。投資者可能需要彌補相關損失,并且在不滿足監管要求的情況下,就會被迫削減中國等新興資本市場的資產配置,從流動性的渠道形成壓力。
風險偏好渠道。英國退歐后將導致英國與歐盟在貿易投資、人口流動等方面存在較大的障礙。根據英國財政部的分析,英國退歐之后,由于英國與歐盟的關系、英國與第三國的關系需要在2-15年的時間內重新構建。中國與英國、中國與歐盟之間的關系可能需要經過長時間談判之后重新簽署協定。這對中英、中歐貿易投資往來較多的公司會形成較大的沖擊。
4 . 中信建投采用HMtreasury Analysis(2016)提供的VAR(2)的方法,估算英國留歐和英國退歐兩種情形下A股的表現。結果發現:這兩種情形是對稱脈沖式的影響。英國留歐,如果英鎊回升0.5元/磅,對上證指數的提升大概在5%左右的幅度;如果英鎊上升1元/磅,對A股的提升作用大概有10%左右的幅度。英國退歐,如果英鎊貶值1元/磅,對A股的打壓作用大概有10%左右的幅度。
3),商品和債市如何走?
大宗商品:英國退歐后,將直接影響歐元區在歐洲經濟中所占比值,大幅降低年化GDP增速,其他成員國可能效仿英國的做法,因此,歐元必承壓。與此同時,美元的避險交易量或將飆升,推動美元上升,進而沖擊新興市場貨幣及大宗商品市場。今年中國等新興市場開局不利后,近幾月恢復些許平靜,但很容易受到美元走強前景打擊。美元升值將加劇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出。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沒有改變,市場也面臨美聯儲加息,英國退歐與否的不確定性。若退歐帶來的歐元貶值、美元升值,將會給大宗商品市場施壓。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英國投票離開歐盟,接下來將引發兩年來復雜的退歐談判,若選擇留下,英國接下來也須面對與歐盟關系的改革工作。
黃金和債市等避險資產短期將受到追捧。如果英國退出歐盟,核心國家國債收益率下降(受益于避險需求+歐央行再寬松預期);英國和邊緣國家收益率與德國利差擴大(風險偏好下降)。英國國債中短端收益率可能受央行再寬松影響而下降,但長久期收益率可能上升,因投資者持有英國主權債需要更高的風險收益補償。短期英國及歐盟國家的信用利差擴大,中期歐盟中部分企業可能受益于撤離英國資金的再分配。
《財經》新媒體來源:Wind資訊、華爾街見聞、第一財經日報、中信建投策略、財聯社、新浪美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