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16美國總統(tǒng)大選初選2月1日正式拉開序幕,共和黨和民主黨各路候選人早已使出渾身解數(shù),競爭愈演愈烈。
對于四年一度的燒錢大戰(zhàn),能發(fā)揮關鍵作用的是美國的選民們嗎?根據(jù)美國聯(lián)邦選舉委員會官網(wǎng)的統(tǒng)計,2016年大選至今花費早已過1億美元,鐵定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燒錢的一次。其中,能在這場游戲中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少數(shù)富豪和財團。大財團和超級富人階層的政治獻金變成了政客爭相追逐的獲勝利器。在這個金錢、政治的博弈場,誰能最終獲勝呢?
美國大選究竟有多燒錢?
2016年大選將成美國歷史上最燒錢的一次
民主黨競選領跑者希拉里募款已超過1.1億美元,而她定下的目標是25億美元,其黨內主要對手桑德斯也實力不俗,已募得7000多萬美元。這還不用說共和黨熱門競選者特朗普坐擁100多億美元資產(chǎn),還有紐約市前市長布隆伯格正躍躍欲試獨立參選,考慮著從他超過350億美元的凈資產(chǎn)中先掏出10億美元試水大選。美國大選越來越成為有錢人的游戲,政治募捐大比拼也成為大選的固定風景。
美國最高法院2010年裁定,限制商業(yè)機構資助聯(lián)邦選舉候選人的兩黨選舉改革法案的條款違憲。這一裁定導致類似“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這樣獨立運作的競選組織壯大,少數(shù)人靠財富控制選舉的現(xiàn)象從地下浮出地面。2014年,美國最高法院進一步為政治募捐管理規(guī)定松綁,最終取消美國政治競選捐款總額的上限,更是給“選舉跟著錢走”開了綠燈。
紐約大學法學院布瑞南司法中心報告顯示,2010年至2015年,“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競選開支中,近六成來自一個不足200人的超級富人階層。
想當美國總統(tǒng),你得有多少錢?
2012年大選,奧巴馬團隊聯(lián)合籌款超過10億美元,共和黨挑戰(zhàn)者羅姆尼陣營也籌得將近10億美元。如果將所有候選人、政黨、政治組織和資助集團在國會選舉和總統(tǒng)選舉中的花費加起來,整個大選花費超過60億美元,相當于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的全年GDP,這是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總統(tǒng)選舉。
2008年大選的總花費超過53億美元。其中就個人來說,奧巴馬陣營就花了7.6億美元,另一邊的麥凱恩也花掉3.5億美元。麥凱恩在籌款和花錢能力上都不到奧巴馬的一半,敗北也在情理之中。那一年,希拉里在黨內競爭時,籌款超過1億美元,和奧巴馬當時不相上下。
2000年小布什和戈爾爭奪白宮寶座,小布什共籌得1.92億美元,在當時打破了總統(tǒng)參選人的紀錄。
競選資金哪里來?超級富豪捐款占大頭
美國大選中個人選民的小額捐款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捐款限制松綁,大財團和超級富人階層的政治獻金變成了政客爭相追逐的獲勝利器。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研究組織“應責政治中心”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61個超級富豪和機構在2012年大選期間平均向候選人提供470萬美元,總計2.867億美元,比142萬余名小額個人捐款者的捐款總和還要多150萬美元。
“美國夢”與“錢主”的游戲
外媒:“美國夢”在大選年備受考驗
中產(chǎn)階級一直是美國繁榮的象征,因“次貸危機”而精疲力竭,成為候選人們關注的焦點。中產(chǎn)階級還沒有恢復到在21世紀前十年的中間收入水平。貧富差距拉大。去年12月皮尤研究中心發(fā)表的大型研究表明,2015年,中產(chǎn)階級占美國成年人口比例已經(jīng)跌破50%這一標志性水平線。這在40多年來尚屬首次。
對美國而言,這一數(shù)值損失既是喜訊也是噩耗。它反映出最富人口比最窮人口的增加速度快。但也說明一部分相對不成熟的中產(chǎn)階級已貧困化。研究指出,20%的成年美國人如今在貧困線附近掙扎或者生活在這條線以下,其中一半的人從2011年以來就一直是這種情況。伯克利大學的一份研究指出,新增加的貧窮人口之中很多人屬于就業(yè)人口:受社會保障項目扶持的美國人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家中至少有一個人在工作。這份研究的作者解釋說:“這是低薪工作的隱形成本。”據(jù)估計政府每年照顧這些貧窮勞動者的支出在1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