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城市正在召開的兩會陸續發布了自己的2017“年報”。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在經濟體量上已經超過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可以稱得上“富可敵國”。同時對于居住在這些城市的市民來說,也能收到切切實實的“大紅包”。
中國GDP萬億俱樂部城市增至14個
在近日召開的無錫市十六屆人大第二次會議上,無錫市市長汪泉作政府工作報告介紹,2017年,無錫全市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00億元,實際增速達7.4%。
與此同時,中部地區的長沙也突破了萬億元的大關。長沙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1月2日開幕,長沙市市長陳文浩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10200億元,增長9%。
在無錫和長沙之前,已有12個城市陸續進入了萬億俱樂部行列。其中,2006年、2008年、2010年,上海、北京、廣州相繼“入萬億”;2011年,“萬億俱樂部”涌入四位成員:深圳、天津、蘇州、重慶;中西部的武漢、成都在2014年進入;2015年杭州躋身其中;2016年南京和青島進入。
14個萬億俱樂部成員中,分區域看,東部地區共有10個,中部2個,西部2個,東北目前尚未有城市入列。以城市群看,長三角共有5個,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和無錫。長三角之后,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長江中游各有2個。這5個城市群也是我國目前最重要的5個國家級城市群。
“富可敵國”的中國城市
GDP達到萬億是什么概念?根據華爾街見聞整理的數據,僅僅是2016年的GDP數據,中國頂級城市的經濟體量便能和一些國家平起平坐。
▲圖片來源:華爾街見聞
其中,武漢GDP相當于整個新西蘭的GDP。據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預計2017年武漢GDP1.34萬億元左右,增速8%。
參考消息網報道,牛津經濟咨詢社的一份報道指出,目前,僅有18座中國城市進入全球GDP百強城市,但到了2035年這一數字將再增加15座。
城市發展與居民福利息息相關
不過,有人會問,城市GDP再高,跟普通市民有關系嗎?有。
其實,城市經濟的發展跟每個居民的福利息息相關。
我們以上海為例。
▲圖片來源:上海統計
通過查閱相關數據,可以看到,2006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0668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9213元;到2012年進入兩萬億時代,上海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已達到40188元人民幣,農村居民家庭人均也達到了17401元人民幣。
▲圖片來源:中新經緯
就業方面,2006年的上海,職工平均年收入29569元人民幣,城鎮新就業人數68.99萬人;2012年,全年上海共新增就業崗位61.38萬,職工全年平均工資達到56300元人民幣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從2006年到2012年,上海的城市、農村居民的平均收入均漲了近一倍;職工收入也發生了倍數的增長。
那么,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城市GDP增長,生活就更安逸了呢?我們又翻查了一下物價后發現,以1978年價格為100,2006年上海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574.5,2012年是696.2。
也就說,物價雖然也在漲,但還是比較可控、溫和的一個漲幅區間。工資翻倍,物價略漲,遇上這樣的條件,是不是有些美滋滋?
當然,“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如果沒有一顆拼搏、與時俱進的心,即使你所在的城市晉升3萬億、4萬億隊列,你也會被時代的浪潮刷洗下去。說是因為GDP上漲所以收入提高,更不如說是因為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所在的城市越來越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