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切實抓好組織落實
(二十四)明確主體責任。東北各省區黨委和政府是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責任主體,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更多從內因著眼、著手、著力,進一步提高認識、求真務實、精心組織、主動作為,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形成新一輪東北振興的好勢頭,打贏全面振興這場硬仗。要解放思想、振奮精神、攻堅克難、銳意改革,下大力氣擺脫計劃經濟思維束縛,下決心破解體制機制障礙。要強化責任落實,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認真細化實際舉措并一項一項予以落實,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各項部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要按照好干部標準和“三嚴三實”的要求,著力加強地方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大力選拔忠誠、干凈、擔當的優秀干部進入各級領導班子。要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把群眾利益和民生改善放在突出位置,及時發現新情況,勇于解決新問題。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精神,充分發揮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激勵作用,大力宣傳振興成就和先進典型,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工人群眾的積極性,廣泛凝聚正能量,努力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東北振興的良好氛圍。駐東北地區的中央企業要帶頭深化改革,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地方振興發展。
我國中西部和東部地區也有不少典型的老工業城市和資源枯竭城市,他們與東北老工業基地一樣,是當前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地區。要統籌支持全國其他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相關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本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落實具體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轉型發展道路。
(二十五)加大政策支持。要研究在注重質量和效益前提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舉措和辦法。中央財政要進一步加大對東北地區一般性轉移支付和社保、教育、就業、保障性住房等領域財政支持力度。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按糧食商品量等因素對地方給予新增獎勵。資源稅分配向資源產地基層政府傾斜。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鼓勵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商業性金融機構探索支持東北振興的有效模式,研究引導金融機構參與資源枯竭、產業衰退地區和獨立工礦區轉型的政策。推動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發展,允許重點裝備制造企業發起設立金融租賃和融資租賃公司。要進一步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對資源枯竭、產業衰退地區和城區老工業區、獨立工礦區、采煤沉陷區、國有林區等困難地區支持力度。制定東北地區產業發展指導目錄,設立東北振興產業投資基金。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重點向東北地區傾斜。實施差別化用地政策,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用地。支持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開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
(二十六)強化組織協調。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要加強領導,研究審議重大政策和重點規劃,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督促推進重大事項。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抓緊出臺落實本意見的具體措施和實施細則,加大政策支持和推進落實工作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綜合協調和調查研究,制定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牽頭推進重點工作,強化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重大事項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
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任務,事關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實現,事關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事關我國周邊和東北亞地區的安全穩定,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各地區各部門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凝神聚力、開拓創新、敢于擔當、扎實工作,要像抓“三大戰略”一樣,持續用力,抓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實施,加快實現全面振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