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中國經濟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968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長7.0%,二季度增長7.0%。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主要指標逐步回暖,呈現緩中趨穩、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
居民收入增幅“跑贏”GDP
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同比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超過同期7.0%的GDP增速。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同比名義增長8.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同比名義增長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9700元,同比名義增長10.5%。二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7436萬人,同比增加18萬人,增長0.1%。上半年,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3002元,同比增長9.8%。百姓的錢包正在更多地分享經濟增長效益。
盛來運介紹稱,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這些重要指標都說明民生處于持續改善之中。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3%,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1.3%,農村上漲1.1%。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1.8%,調查失業率也在5.1%附近,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情況好于預期。多項數據呈現出百姓“有活干、有錢掙”的穩定態勢。
“互聯網+”推動轉型升級
分產業看,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0255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29648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46965億元,增長8.4%。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5.8個百分點。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化的趨勢還在延續。從需求結構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繼續提升,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7個百分點。需求結構變化符合調控方向,結構在繼續優化。
值得欣喜的是,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進展。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與一季度下降5.6%相比,下降的幅度有所擴大,經濟增長質量有所提高。國民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勢頭非常明顯,積極因素和新生動力正在積聚。
從固定資產投資指標看,第三產業投資133527億元,增長12.4%,快于第二產業9.3%的投資增速。第三產業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將為未來服務業的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此外,工業生產基本平穩。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連續3個月回升,環比增長0.64%。盛來運分析,從新產業角度看,高技術產業的增加值仍然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高將近5個百分點。從新業態角度看,網上零售額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在過去兩年連續高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增長速度接近40%,新產品也在不斷涌現,以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鐵路機車為例,增長速度有的在翻倍,有的則在50%以上。中國經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互聯網+”正向各個行業發揮影響,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使中國經濟發展真正地實現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
下半年經濟增長
預計好于上半年
盛來運表示,二季度主要指標增速企穩向好,國民經濟出現積極變化,經濟發展活力動力增強。但國內外經濟環境依然錯綜復雜,全球經濟復蘇曲折緩慢,我國經濟回穩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關于下半年的經濟走勢,盛來運認為,下半年延續上半年緩中向好走勢的可能性較大,并且下半年的經濟增長好于上半年,可能也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在提高,上半年出臺的一些政策措施效應也將得以繼續發揮,改革創新相關的紅利會得以繼續釋放。
以房地產行業為例,二季度房地產投資、市場銷售、新開工面積都出現明顯的回暖。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395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4.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其中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02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全國商品房銷售額34259億元,同比增長10.0%。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57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8%。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58948億元,同比增長0.1%。房地產回穩將對相關行業產生較大的帶動效應。
對于近期股市波動,盛來運表示,相關部門已出臺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來維護股票市場的穩定和發展。這段時間,股票市場已出現連續反彈的好勢頭。中國政府有能力、有信心防止發生區域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有能力、有條件、有信心促進股票市場的穩定發展以及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