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今年漳州市將突出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把更多資源向基層、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傾斜,推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這是記者從昨天上午召開的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上獲悉的。
會上,漳州市委書記陳冬表示,突出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方面將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在市區,今年將規劃籌建漳州市圖書館、博物館新館等公共文化實施,推進漳州市體育館、紅軍進漳紀念館等文化設施建設。在縣(市、區),會上提出將積極推進文體中心、文博中心、數字電影院的建設,特別是要實現每個縣城至少有一座數字影院。在農村,要實現有線廣播村村響,推進鄉鎮(社區)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力爭今年實現農家書屋覆蓋所有行政村。
另一方面,就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會上提出惠民新舉措,就是今后將進一步擴大文化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文化公共場館免費開放范圍,讓群眾能夠就近、經常、有選擇地參加文化活動。同時將引導各地加大特色文化產品創作,推出一批更有影響力的“漳州原創”作品,組織開展優秀文化作品展演、展映、展播,把更多文化精品和文化服務送到基層、送給群眾。
今年初步安排的11項重點文化項目,分別是:漳州明清歷史文化街區修繕項目、海峽兩岸(平和)林語堂文化博覽園、長泰縣龍人古琴文化村、龍海市澳洲風情園、龍文區永潤文化創意園、漳浦舊鎮烏石天后宮文化旅游區建設項目、海峽印刷工業園、華安玉石文化產業園、彩龍光電物流城(文化創意及會展業)、東山縣關帝示范園改建項目、海峽兩岸(詔安)文化創意書畫產業園。根據今年漳州市出臺的《關于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實施意見》,漳州市將強化扶持引導措施,推動文化產業的加快發展。(本網記者 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