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區的交通狀況將更加嚴峻
昨日上午,數百名要考駕照的人冒雨排隊
海都閩南網訊 泉州市區的交通狀況將更加嚴峻昨日上午,數百名要考駕照的人冒雨排隊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交警支隊車管科、駕管科獲悉一組數據:今年1月(上班日僅17天),泉州市新增汽車報牌量12724輛,同比去年1月(6656輛)增加近一倍;今年1月約2.5萬人報考駕照,平均每天近1500人。
報牌車之多,考駕照人之多,都創下歷史新高。
“這樣的數據,我們一直都很頭痛。”一位泉州交警直言,市區目前車輛保有量已經飽和,車輛持續增加,而泉州無法限制報牌、限行等,城市交通面臨日益嚴峻的壓力。
【數據】
報牌的車和考駕照的人持續增加,這一數據和趨勢,讓交警十分頭痛
一月新增萬余車日均千人考駕照
前日下午,泉州交警支隊車管所外,數百輛等候檢驗的車排起長龍。
車管科科長陳團和介紹,僅僅因為頭一天車管所停電未正常上班,前日下午就出現了車輛爆棚。
據介紹,今年1月,全市有12724輛新車報牌,而去年1月報牌量是6656輛,同比翻一番。報牌的車型中,仍以小汽車為主,大多是私家車。登記發現,不少家庭購買了第二部轎車,有的甚至多達數部。
新車在增加,駕駛證培訓也異常火熱。
昨日上午,記者在駕管所體檢中心看到,排隊體檢的排起了長龍,近百人撐著傘雨中排隊。南安人陳先生說,他一早就來了,可是前面已經有很多人了,自己排了兩個半小時,前面還有10多個人。而前日,報考者多達2560人。
有關人士介紹,按慣例,正月十五后的一個月,都會維持較高的報考人數。
【分析】
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既有汽車市場擴展,也有城區擴大和禁摩的因素
汽車更新換代價格有降無升
記者從泉州市區、南安等地數家車行了解到,近年中高檔轎車銷售較多。他們稱,1999年到2010年是“車市黃金十年”,這十年汽車銷售增長率高,大多是在30%。去年,泉州汽車銷售量仍保持增長。
節后出現報牌高峰,這和泉州人的過節買車消費習慣有關。
汽車行業的黃女士介紹,從近年走勢看,每年春節都是車行的銷售旺季。黃女士說,一些豪華車通過“升級版”進行國產化,價格便宜不少,也刺激了泉州人的購買心理。不少有車一族就“以舊換新”,購買了這類豪華車。另外,目前很多車行將目標轉向二、三線城市、郊區,報牌車增多的趨勢還會有。
找工作季來臨考證成為潮流
泉州市交警支隊駕管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往年來看,元宵節過后都是汽車報考人數的一個高峰期,今年1月,元旦加上春節假期,放假天數較多,于是許多市民集中前來報駕校。此外,春節后,外來工和畢業生的找工作季到來,不少人也想考個駕照,多個本本。
惠安籍的大學生小張今年就要畢業了,他說很多同學都去考駕照,去年底他也報了,爭取能在畢業前領證,“這樣去找工作的時候,也可以當成一項技能”。
新城市區擴大明年全面禁摩
而隨著泉州城市的擴大,一些新城區里,新開發的樓盤,很多業主也開始買車。住在洛江區的市民陳小姐元旦節前也買了新車。她說,房子買在洛江,白天要到豐澤區上班,沒車不方便。
此外,2013年7月1日起,泉州市區就要實行全面禁摩,也是一個較大因素。屆時,一些人將選擇小車取代摩托車,成為代步工具,因此考慮購買新車和考取駕駛證。
【影響】
這一組數據將產生的結果,將影響報考者,也逐漸顯現在城市交通壓力上
駕考壓力大考證時間將延長
報考駕照方面,由于報名者持續上升,原本從報名到領取駕照的時間,也會隨之推遲。
駕管科有關人士介紹,為了應對駕駛人數增加,去年駕管科科目一、科目二考試場擴了容,科目一考試可一次性容納200人考試,科目二考試場每天能容納1000人考試。此外,由于泉州有大量異地學員(身份證非本地),省交警總隊還下放了異地學員的名額,泉州一年可容納一萬名異地學員。但這樣,也更加大了報考壓力。
目前,對于車輛報牌劇增、駕考熱等現象,泉州市交警支隊出臺各種便民措施應對,如預約上門服務報牌等。
有關人士表示,這些熱潮背后的問題,大量新增車輛對于城市交通的壓力等,換言之,讓熱潮降溫,更值得關注。然而,由于泉州沒有立法權,暫無法控制車輛報牌、出臺限行等規定。
兩年漲6成報考費用或再漲
泉州市區一家駕校的林教練稱,報考學員五花八門,其中學生和年輕人居多,很多人暫時沒買車,但是考慮到將來年齡變大,擔心學駕駛更困難和培訓費漲價,也提前來報名。
記者從洛江的一家駕校了解到,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報考費用一直漲。2009年行情價3200~3500元,后半年達到3800元。2010年至2011年,價格基本保持在4000~4500元。今年,有駕校培訓費漲到5200元,漲了6成多。
林教練介紹,價格的上漲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駕考難度增大、物價上漲、汽油漲價等。但最關鍵的還是學員有需求,駕考培訓就有市場。例如,學員越多,考試時間隨之變長,一旦出現學員積壓,駕校的效益就會受影響,駕校則會通過抬高價格來彌補利潤,因此漲價勢頭還會持續。
車輛報牌上升行車難停車更難
“泉州市區的汽車已經飽和,交通壓力極大。”泉州市交警支隊有關人士說,泉州市區城市的建設速度,遠遠趕不上車輛保有量的增加速度,車輛持續增加,道路通行率必然下降。
車輛增多不僅行車難,停車更難。
一位交警介紹,目前泉州中心市區汽車保有量13萬輛,停車位僅4萬個,需求缺口本來就很大,加上逐月猛增的新車,這一問題更加凸顯。此外,車輛短時間大量增多還會帶來別的負面影響,比如一些新手上路,導致事故量增大。
按規范行車是簡單易行之法
泉州市交警支隊秩序科有關人士介紹,市區面臨的交通壓力日益嚴峻。
一邊是城市發展和市民需求,一邊是現有資源的限制。這種矛盾之下,如何解決?
這位人士說,市民素質提高,按規范行車,遵守交通規則,也許是一條顯而易見卻常常被忽略的辦法。其次,城市建設的規劃設計,特別是道路改造,都要經過系統性研究,例如改造道路交叉口時,要考慮到交叉口與車道的匹配問題。不能只解決點的問題,而不考慮面的問題。當然,硬件設施上去了,交警的管理也要到位。
□他山之石
由于北京城區車輛嚴重飽和,北京通過增加用車成本、限制購車資格等方式抑制私家車消費需求。非北京車輛工作日高峰時段,禁止在五環路(含五環)以內道路行駛。上海則實行車牌競拍。廈門不限私家車報牌,但外來車輛如未貼環保標志,將無法駛入島內。(本網記者 尤燕姿 董加固 實習生 張毅 林瑩瑩 林小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