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速澄清池,分離除去水中懸浮顆粒
海都閩南網訊 煮飯要水,洗衣要水,人要喝水,生活之中處處是水,百姓自然格外關注。今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中,自來水公司將對市區5條供水管網進行改造和新建。
另外,泉州中心市區將再添幾片“綠”,分別為閩臺緣與泉州博物館之間綠地、刺桐大橋—寶洲街—云鹿路—泉秀東街路段綠化景觀提升、津淮街(刺桐路至坪山路段)綠化景觀提升。
民生禮包4:自來水新建改造5條供水管網
北渠是泉州幾百萬人的“大水缸”。去年7月,一場短時暴雨,讓整條北渠瞬間成“黃河”。自來水公司檢測發現,北渠原水錳含量最高超標14倍。
本報派數名記者分赴東溪、西溪,曝光了沿線一些工業園區和企業亂排污、垃圾在山美水庫附近威脅水質等現象,20多篇連續報道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隨后,泉州自來水公司泉南水廠緊急上馬除錳工藝,對北渠原水加強監測和監控,同時,改造老舊供水管網,改善自來水水質。
泉州自來水公司介紹,今年將繼續進行中心城區舊管網改造,采用優質、環保的塑料管(HDPE、PPR)及球墨鑄鐵管,分期更換老化的灰口鑄鐵管、鍍鋅管和水泥管。
新鋪供水管網,包括在洛江陽光南路新鋪口徑為1000毫米的水管,在普賢路新鋪口徑為300毫米的水管。
作為北峰加壓站主要的輸水管線,洛江陽光南路給水管網工程管道全長約1.2公里,進度與道路建設同步,預計今秋完工;普賢路工程管道是配套管線,全長約6.3公里,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改造供水管網方面,包括安吉路口徑300毫米到400毫米的玻璃鋼管不銹鋼內襯修復改造工程、田安南路(泉秀街至寶洲街區段)口徑為300毫米給水管改造工程和云谷小區給水管網改造工程。
田安南路給水管改造工程將結合田安大橋建設,同步在西側進行施工,全長約700米;云谷小區的水管將全部采用新型HDPE管和PPR管,預計今年上半年完工。
民生禮包5:綠化市區再添4片“綠”
中心市區綠化、環境景觀提升改造工程,也在為民辦實事項目中。
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相關人士介紹,這個景觀提升工程包括4個項目,分別為閩臺緣與泉州博物館之間綠地、刺桐大橋—寶洲街—云鹿路—泉秀東街路段綠化景觀提升、津淮街(刺桐路至坪山路段)綠化景觀提升和西湖公園景觀涼亭工程。
閩臺緣與泉州博物館之間綠地,規劃面積約67畝,預計第二季度開工建設,第三季度前完成地形改造,今年年底前完工。
刺桐大橋—寶洲街—云鹿路—泉秀東街路段綠化景觀提升,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預計第二季度開工建設,今年年底前完工。
津淮街(刺桐路至坪山路段)綠化景觀提升,道路里程約750米,綠地面積約0.5萬平方米。預計今年第二季度開工建設,今年年底前完工。
西湖公園景觀涼亭工程,包括在中心島、西大門南側、省道307線與新華北路交叉口處設置景觀涼亭3座,每座面積在60平方米左右。預計今年7月動工建設,年底建成投用。
29個為民辦實事項目
1.扶持30所公辦幼兒園新建、改建、擴建工程;
2.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三百工程”;
3.組織45萬名職工參加醫療互助;
4.實施300名貧困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程;
5.為335戶農村低保家庭建設安居房;
6.為35戶散居社會貧困歸僑建設僑居工程;
7.搬遷安置地質災害危險點72點130戶627人;
8.新建(含改造)1000戶農村戶用沼氣;
9.扶持30家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
10.實施土地整理示范項目21103.6畝;
11.扶持副食品基地建設;
12.實施新一輪農網建設升級改造工程;
13.實施796個自然村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14.新建215家、改造490家農家書屋;
15.建設農村社區綜合維修服務體系;
16.繼續實施“關愛女孩”五項工程;
17.建設15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
18.建設20個農村老年體育活動中心;
19.建設20個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
20.改造一批農村公路危(病)橋;
21.實施300公里農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
22.整治36處道路安全隱患(事故黑點);
23.建設100個智慧社區;
24.實施中心市區綠化、環境景觀提升改造工程;
25.實施市區電能質量優化工程;
26.實施市區供水管網改造及水質優化工程;
27.取消公交空調費、改善公交基礎設施及公交服務;
28.建設泉州市城市安全信息系統;
29.幫助駐泉部隊建設“兩中心一基地”項目17個、“四個一好”項目38個。(本網兩會報道組)